軟件測試面試題_軟件測試面試常見問題
對于軟件測試的面試者而言,在求職面試中,做好準備,了解面試題很有必要。下面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軟件測試面試題,一起來看看吧。
軟件測試面試題一
1.為什么要在一個團隊中開展軟件測試工作?
保 證軟件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軟件測試的目的,第一是確認軟件的質量,其一方面是確認軟件做了你所期望做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另一方面是確認軟件以正確的方式來做了這個事情(Do it right)。第二是提供信息,比如提供給開發人員或程序經理的回饋信息,為風險評估所準備的信息。第三軟件測試不僅是在測試軟件軟件產品本身,而且還包 括軟件開發的過程。如果一個軟件產品開發完成之后發現了很多問題,這說明此軟件開發過程很可能是有缺陷的。因此,軟件測試的第三個目的是保證整個軟件開發 過程是高質量的。
2.您是否了解以往所工作的企業的軟件測試過程?如果了解,請試述在這個過程中都有哪些工作要做?分別由哪些不同的角色來完成這些工作?
測試計劃->測試設計(測試用例,測試數據)->測試執行(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回歸測試)
3. 您所熟悉的軟件測試類型都有哪些?請試著分別比較這些不同的測試類型的區別與聯系(如功能測試、性能測試……)
易用性測試-界面的友好性,操作方便性等。
功能測試-系統中功能性需求的滿足
安全性測試-系統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和漏洞
性能測試-系統在大并發下的響應速度和健壯性
4.請試著比較一下黑盒測試、白盒測試、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的區別與聯系。
黑盒/白盒:主要區別在是否了解系統或程序的內部結構和代碼
單元測試:關注某一個單元,函數,模塊的正確性,一般需要編寫相關測試代碼。
集成測試:模塊或模塊直接的集成接口測試,單個模塊測試
系統測試:一個完整功能的完全測試。
5.測試計劃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測試計劃工作的內容都包括什么?其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提前安排出測試工具選擇,測試類型選擇,人員需求,保證和項目開發協調一致,保證測試工作順利進行。
軟件測試面試題二
1.您認為做好測試計劃工作的關鍵是什么?
了解項目或系統的業務需求和項目經理協調好,了解項目的進度計劃安排情況
2.您所熟悉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都有哪些?請分別以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些方法在測試用例設計工作中的應用。
邊界值/等價類/業務流程圖分析和狀態轉換分析/業務邏輯分析
3.您認為做好測試用例設計工作的關鍵是什么?
對業務和軟件需求非常清楚,可以根據需求不同選擇不同的測試用例設計
4.您以往的工作中是否曾開展過測試用例的評審工作?如果有,請描述測試用例評審的過程和評審的內容。
評審計劃->預審->評審;
評審內容主要是測試用例對軟件需求的覆蓋程度,對于相關邊界是否考慮,是否針對復雜流程準備多套測試數據,是否有專門針對非功能性需求的測試。
5.您以往是否曾經從事過性能測試工作?如果有,請盡可能的詳細描述您以往的性能測試工作的完整過程。
制訂計劃->選擇測試功能->選擇測試工具->錄制腳本->運行測試->分析結果
6.您在從事性能測試工作時,是否使用過一些測試工具?如果有,請試述該工具的工作原理,并以一個具體的工作中的例子描述該工具是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的。
微軟WAS,LoadRunner
7.您認為性能測試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好性能測試工作的關鍵是什么?
關鍵是測試腳本的錄制,測試時候測試環境的干凈。
8.在您以往的工作中,一條軟件缺陷(或者叫Bug)記錄都包含了哪些內容?如何提交高質量的軟件缺陷(Bug)記錄?
缺陷名詞/描述/缺陷等級/嚴重程度/發現模塊/發現步驟和過程/是否可以重現
軟件測試面試題三
1、什么是兼容性測試?兼容性測試側重哪些方面?
參考答案:
兼容測試主要是檢查軟件在不同的硬件平臺、軟件平臺上是否可以正常的運行,即是通常說的軟件的可移植性。
兼容的類型,如果細分的話,有平臺的兼容,網絡兼容,數據庫兼容,以及數據格式的兼容。
兼容測試的重點是,對兼容環境的分析。通常,是在運行軟件的環境不是很確定的情況下,才需要做兼容。根據軟件運行的需要,或者根據需求文檔,一般都能夠得出用戶會在什么環境下使用該軟件,把這些環境整理成表單,就得出做兼容測試的兼容環境了。
兼容和配置測試的區別在于,做配置測試通常不是Clean OS下做測試,而兼容測試多是在Clean OS的環境下做的。
2、我現在有個程序,發現在Windows上運行得很慢,怎么判別是程序存在問題還是軟硬件系統存在問題?
參考答案:
01、檢查系統是否有中毒的特征;
02、檢查軟件/硬件的配置是否符合軟件的推薦標準;
03、確認當前的系統是否是獨立,即沒有對外提供什么消耗CPU資源的服務;
04、如果是C/S或者B/S結構的軟件,需要檢查是不是因為與服務器的連接有問題,或者訪問有問題造成的;
05、在系統沒有任何負載的情況下,查看性能監視器,確認應用程序對CPU/內存的訪問情況。
3、測試的策略有哪些?
參考答案:
黑盒/白盒,靜態/動態,手工/自動,冒煙測試,回歸測試,公測(Beta測試的策略)
4、正交表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的特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
用最少的實驗覆蓋最多的操作,測試用例設計很少,效率高,但是很復雜;
對于基本的驗證功能,以及二次集成引起的缺陷,一般都能找出來;但是更深的缺陷,更復雜的缺陷,還是無能為力的;
具體的環境下,正交表一般都很難做的。大多數,只在系統測試的時候使用此方法。
5、描述使用bugzilla缺陷管理工具對軟件缺陷(BUG)跟蹤的管理的流程?
參考答案:
就是Bugzilla的狀態轉換圖。
看了“軟件測試面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