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春繁為什么要蜂箱保溫_蜜蜂春繁保溫方法
對蜜蜂養殖戶來說,春天是最為重要的季節。春天的蜜源最為豐富,只有做好蜜蜂春繁工作,才能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蜜蜂春繁的相關知識,方便大家學習。
蜜蜂春繁為什么要保溫
一、避免凍死工蜂
蜜蜂生存的最適溫度為15~25℃,氣溫長期低于12℃(中蜂為10℃)時蜂群結團以御寒,若氣溫低于10℃(中蜂為8℃)工蜂可能受凍而死,因此春繁時加強蜂箱保溫可盡量避免凍死工蜂,實際上此時任何一只工蜂對蜂群都是極為重要的,原因是蜂群中工蜂越多則發展速度相對也越快。
二、避免子脾受凍
蜜蜂幼蟲生長和發育需要適宜的溫度,但春繁時氣溫普遍較低且晝夜溫差非常大,若保溫不當可能出現凍死子脾的情況,因此春繁時做好保溫工作可避免子脾受凍,尤其是易發生“倒春寒”的地區更應注意,可在中午氣溫較高時適當拆除保溫物,而早晚氣溫較低時覆蓋好保溫物。
三、保存蜂群實力
蜜蜂對蜂巢溫度有一定的調節能力,且這種調節能力隨群勢不同而不同,例如氣溫偏低時工蜂靠結團和吃蜜產熱來維持溫度,但這種行為會降低工蜂的壽命,因此春繁時做好保溫工作可保存蜂群的實力,從而可使蜂群將力量集中在繁殖新蜂上,進而有助于蜂群快速繁殖成為強群。
密蜂養殖春繁蜂箱內保溫的最佳方法
春繁是全年養蜂的重點,而保溫又是春繁的關鍵,實際上春繁前期各地氣溫普遍都較低,此時若保溫不當輕者導致春繁失敗,重者可能“春衰”甚至導致蜂群覆滅。
蜂排泄以后,為幫助蜂群在蜂巢中心維持較大面積適宜育蟲的溫度,通常采取緊脾縮巢的措施。在全面檢查蜂群時,就將蜂巢布置好。一般做法是將蜜蜂護衛不嚴的空脾提出,有3框蜂以上的蜂群,使蜂多于脾1框,每個脾上約有蜜蜂3000只。還可將蜂路縮小到9毫米。由于蜜蜂密集,能更好地保持和調節巢內溫度,蜂王產卵比較集中,子脾面積大,幼蟲也得到較好的哺育,羽化的新蜂體質健康
不同生理狀態的蜜蜂,要求生活在巢內不同的溫度區。從事培育蜂子的青幼年蜂,需要生活在接近于34~35℃的溫暖環境,而老年外勤蜂需要較低的溫度。因此,在早春,將蜂巢分隔成暖區和冷區的分區管理比較適宜,即將2~3個適宜產卵的巢脾和蜂王用兩塊隔板隔在暖區,在一塊隔板的外側放一個蜜粉脾作為冷區,外側再放一塊隔板。在氣溫升高時,外勤蜂可以轉移到冷區。老蜂生活在較低溫度下,新陳代謝減弱,壽命可以延長。
蜂箱內部兩側空處,根據具體情況可加保溫墊。箱上蓋覆布,副蓋上鋪幾張舊報紙,或保濕墊。箱外仍然按越冬時的包裝包好。為了防止蜜蜂在無蜜粉源的低溫下隨意飛出,受凍死亡,可在蜂箱前斜著搭一塊草簾或用木板這住陽光照射巢門。出現最早的粉源以后,就不再遮擋巢門。
已進入春繁期的蜂群,要覆蓋塑料薄膜,覆蓋方法,塑料薄膜是從蜂箱后面壓入箱底,前面覆蓋于巢門以下。白天揭開蜂箱前面,讓蜜蜂活動,晚上放下覆蓋巢門并用磚、石塊壓好。這種方法也可使用于下雨、刮風,蜜蜂停止飛行時的保溫。
隨著群勢的增強、氣溫的升高與穩定,當巢門外面有許多蜜蜂振翅煽風時,外保溫要逐步撤除,內保溫也要隨著蜂巢擴大逐步撤除。但在加繼箱時,在繼箱空隙處還應加草保溫,待工蜂出房增多,蜜蜂密度增加后,再全部撤除。
也可以通過巢門調節控制蜂巢內溫度,由于巢內外溫差懸殊,冷空氣容易從巢門進入,所以寒潮期間和低溫的夜晚應縮小巢門,弱群的巢門夜晚宜全部關閉,到翌日清晨打開。平常保持7毫米高、20~30毫米寬,具體大小應以有利蜂群調節溫度和進出方便為度。
保溫是蜜蜂春繁的重點工作,尤其是氣溫不穩定的地區更為重要,否則不但越冬工蜂容易被凍死,而且巢內的子脾也容易受凍,另外晝夜溫差較大的地區也要注意保溫。
下一篇:蜜蜂春繁時間在什么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