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意蜂還是中蜂好_中蜂養殖的管理
養蜂是指人工飼養蜜蜂以獲取蜂蜜等蜂產品的事業,事實上在意蜂尚未引入之前我國養殖的主要是中蜂,但意蜂卻憑借極高的產蜜量迅速主導了的蜜蜂行業,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養意蜂還是中蜂好_中蜂養殖的管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養意蜂還是中蜂好篇一
一、蜂種特性
1、意蜂:意蜂的優點是繁殖速度快、采集能力強、生產效率高,而缺點則是適應能力差、抗病性弱、盜性較強,另外意蜂也不像中蜂那樣能利用零星蜜源維持生存。
2、中蜂:中蜂的優點是適應能力強且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而缺點則是產蜜量低、分蜂性強、抗巢蟲能力弱,另外中蜂對環境變化敏感且環境過于惡劣時易棄巢而逃。
二、場地要求
1、意蜂:意蜂對大蜜源的利用率高于中蜂,加之意蜂對飼料的消耗量也高于中蜂,另外意蜂對胡蜂的抵抗力也弱于中蜂,因此意蜂適合在有連續大流蜜期的平原地區養殖。
2、中蜂:中蜂對大蜜源的利用率雖然弱于意蜂,但中蜂更善于利用零星蜜源來維持生存,另外中蜂對胡蜂也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在蜜源相對分散的山區一般建議養中蜂。
三、技術條件
1、意蜂:意蜂對養殖技術的的要求低于中蜂,原因是意蜂的繁殖速度快且性格溫馴,加之意蜂的分蜂性也遠遠弱于中蜂,因此單從技術難度上看養意蜂比養中蜂要容易些。
2、中蜂:中蜂的特性決定了養中蜂難于養意蜂,尤其是中蜂在環境過于惡劣時極易棄巢而逃,另外中蜂較強的分蜂性也是個麻煩,但若是小規模飼養中蜂反而比意蜂好養。
四、養殖效益
1、意蜂:意蜂最大的特點是產蜜量遠遠高于中蜂,全年平均產蜜量基本都是以百斤為單位,事實上意蜂蜜才是主導蜂蜜市場的商品蜜,因此想追花逐蜜的新手可試試養意蜂。
2、中蜂:中蜂在產蜜量上遠遠比不上意蜂,全年平均產蜜量才十幾斤甚至幾斤且只能取1~2次蜜,但中蜂蜜的價格卻是意蜂蜜的幾倍,因此想定點飼養的新手可試試養中蜂。
中蜂養殖的管理篇二
中蜂怎么養,中蜂養法,中蜂的四季管理.
一、春季管理
(一)適時擴大蜂巢,加速蜂群群勢增長。
(二)蜂場設置喂水器,并定期進行消毒。
(三)定期檢查蜂群(晴天溫14℃以上時),清除箱底死蜂、蠟渣、霉變等污物,保持箱底清潔。
(四)保持官密集群勢,保持強群繁殖,確保春繁擴群快速。
(五)防治螨蟲。用殺螨劑連續殺螨2~3次,隔2天一次。
(六)箱內外保溫。地面上放置20~30㎝厚地干草,蜂箱放在干草上,頂蓋小草簾,外蓋箱蓋,后壁和兩側用草簾包裹,保持箱內空氣流暢。白天掀起草簾等覆蓋物,便于蜜蜂飛翔。
(七)獎勵飼喂。調整蜂群當天晚即可進行獎勵飼喂,喂稀糖漿。每日每群喂糧漿100~200g,有蜜源時少喂或停喂。獎勵飼喂的飼料必須消毒過或確認無帶病毒飼料。
(八)箱內保溫物隨巢群擴大摘除,箱外保溫物蜂發展滿箱、氣溫穩定時撤除(先撤除上面,再撤除周圍,最后撤除箱底)。
(九)低溫陰雨天要給蜂群巢門每天喂水,補加粉脾于蜂巢外側。
二、夏季的管理
(一)更換蜂王。在4~6月期間,把全場的蜂群更換成當年的蜂王。
(二)定期全面檢查,毀凈自然王臺,加強通風,防止自然分蜂。
(三)采用遮陰、灑水等措施為蜂群生產和繁殖創造適宜溫度和溫度。
(四)巢上喂水。晴熱天氣在午時用清水打溫布在箱頂覆蓋。
(五)防止盜蜂,防除胡蜂、多蟾蜍,預防卷尾病。
三、秋季管理 養蜂者把一年作為養蜂的開始,秋季管理的重點是為蜂群越冬及來年早春系列作準備。要防止出現7月強、8月弱,9月螨嚴重的現象。
(一)適時培養和更換蜂王,更換前,必須對全場蜂王進行一次鑒定,分批更換。采取適當措施促進蜂群繁殖,培養適齡越冬蜂,保持巢內飼料的充足仍是一項關鍵的技術措施,同時結全換王和分巢治螨等措施,在繼箱群哺育力過剩的基礎組織多王群繁殖越冬蜂。
(二)適時斷子,防治蜂螨,第一步,在8~9月,結合秋季育王,在組織交尾群時提出封蓋子脾,使原群無封蓋子脾,并先對原群用藥,待新群(交尾群)子脾出房,蜂王交尾成功,所產的卵孵成幼蟲以后,對新群進行治療;第二步,在蜂群進入越冬并自然斷子初期(各地斷子始期不一)在9~11月進行藥物治療。治療務求徹底,注意的是,用藥前,先喂蜂,同時在人為斷子時,蜂群中至少留卵脾一框以上。
(三)通貯備越冬飼料,越冬飲料中不得含有甘露蜜。
(四)注意防止農藥中毒。
四、冬季管理
(一)越冬前要選擇好室友外越冬場所,要求清潔衛生、背風向陽,干燥安靜。備好越冬保溫材料,以20~30群為一組,或以2群、5~6群為一組不等,用草簾把蜂箱左右和后面圍住,箱底墊15㎝左右的干草。
(二)越冬前期應調整蜂群群勢,適當縮群、緊脾,留足越冬飼料,布置越冬蜂巢。
(三)越冬期間不宜開箱檢查,加強箱外觀察,調節蜂巢巢門,加強蜂巢保溫,加強強群及雙王群的管理,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四)越冬后期就注意補充飼料和預防蜂群下痢病,選擇晴暖的天氣進行蜜蜂排泄飛行。
(五)越冬期補充飼料時,應使用消毒過后飲料或確認無帶菌病的飼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