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蜜蜂授粉
中 國 蜜 蜂 授 粉
一、中國利用蜜蜂授粉的農作物種類
在中國利用蜜蜂授粉,增產和提高品質效果顯著的主要有農作物、經濟林木、牧草三大類。農作物包括經濟作物中的棉花、油菜、向日葵、芝麻、蓮、黃瓜、春砂仁;糧食作物的養麥、大豆。經濟林木以荔枝、柑桔、油茶、蘋果、梨、批把、柿、棗、中華獼猴桃為主。在牧草中,主要是紅豆草、小冠花、聚合草、白車軸草、紫苜蓿、紫云英、苕子、沙打旺、草木樨等豆科牧草。
二、蜜蜂授粉的協作形式與經濟報酬
在中國,絕大部分蜂場以收獲蜂產品為主要經濟收入,為農作物授粉的專業蜂場極少。自70年代以來,一些農業和林果業生產單位,為了增加產量,積極主動接引外來蜂群或自辦蜂場為農作物、果樹、牧草等授粉。
對于某些必須通過蜜蜂授粉才能增產,而其花粉或花蜜對蜜蜂又會產生毒副作用的蜜源植物,科技工作者通過研究,找到了成功的解決辦法,如南方的油茶花蜜能使幼蟲中毒,中國林業科學院趙尚武等科技人員經過不斷探索,采用藥物降解毒素等方法,使蜂群在為油茶授粉的過程中避免了傷害。
⒈互幫互利的經濟協作
在多數農牧區,當某種蜜源作物開花之前,農業主管部門和蜂產品經營單位主動向外地蜂場發出入境放蜂的邀請書;蜂場進入蜜源場地后,邀請單位還為蜂場提供必要的養蜂機具和服務;花期結束,為蜂場轉地安排運輸工具。蜂群在采蜜授粉期間,蜂場也不向當地收取授粉費。這種相得益彰的共存共榮的經濟協作形式,使農業生產單位和農戶增加了農業產量,蜂場收到了蜂蜜、蜂花粉和蜂王漿。這是中國目前主要的蜜蜂授粉經濟協作形式。
⒉租蜂授粉
在一些重點果樹產區和種子基地,因人工授粉費工費時,且效果欠佳,便有償租用蜂群開展授粉工作,如山東省萊州市郭家店鎮小草溝村,種有50公頃蘋果,為了提高產量,村民委員會以每群蜂35元授粉報酬從十多公里外的柞材鄉租來25群蜂,定點授粉半個月。湖北省枝江縣種子公司為了提高油菜良種“秦油二號”的種子產量,以1000元津貼租用50群蜂,為200畝種子田專門授粉。
⒊自養授粉蜂群
遼寧省大連華僑果樹農場、山東省煙臺園藝場等單位創建的蜂場,在本場蘋果開花期內不得外出放蜂,必須定點授粉,因此導致蜂蜜減產的經濟損失由總場統一補償。湖北省興山縣種畜場種有幾十畝柑桔,因交通不便,外地蜂群難以進場,他們就養了部分中蜂,專門為柑桔授粉。
三、利用蜜蜂授粉的增產實例
在中國的很多省區都進行過蜜蜂為農作物、經濟林木和牧草授粉增產的試驗,每年都有大量的試驗報告和論文刊發在專業雜志上,現摘錄其中的一部分。
⒈棉花授粉
江西省養蜂研究所1976年在九江縣的試驗表明,有蜂授粉區內的棉花結鈴率比無蜂區提高39%;皮棉單產提高38%;棉絨長度增加8.6%,棉籽發芽率提高27.4%;棉花收獲期提早5—7天。
⒉油菜授粉
據云南省通海縣楊廣供銷社的觀察結果,1971年和1976年油菜花期未接待外來蜂群授粉采蜜,兩年的油菜籽畝產分別是80和88kg;1972年接蜂采蜜,菜籽畝產提高到99k8;1973~1975年大量引蜂采蜜授粉,3年的產量分別為107、129、109kg,平均增產40%以上。
⒊向日葵授粉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農業科研所1959年的授粉試驗結論是:小區授粉增產34%;大面積地塊增產32.4%。
⒋柑桔授粉
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省衢州市柑桔研究所1982-1984年的共同試驗結果,有蜂授粉的柑桔比無蜂授粉的座果率提高20.91%;產量提高30.10%;果實有皮薄、果型更加扁平的趨勢。另據四川省崇慶縣園藝場利用蜜蜂為錦橙授粉的試驗初報,授粉的錦橙座果率增加29.6%;果實平均增重11.5%。
⒌荔枝授粉
華南師范大學生物系在廣州市黃坡果園對名貴荔枝糯米糍等品種的試驗結果是:利用足夠數量的蜜蜂授粉,可使荔枝的座果率比無蜂授粉的提高2.48-2.90倍。
⒍碭山酥梨授粉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養蜂研究所與安徽省楊山縣園藝場1983-1984年的研究,有蜂區座果率比無蜂區提高8~9倍;蜜蜂授粉區的梨產量比人工授粉區高10%-20%,比全場平均產量增加25%;果實的含糖量提高1%。
⒎蘋果授粉
遼寧省大連市華僑農場通過20多年的實踐證明,平均增產幅度在20%以上,純增產部分的蘋果產量累計達2500多噸;全市1976-1978年利用蜜蜂授粉節省人工授粉勞力100多萬人次。
⒏油茶授粉
自花授粉的座果率較低。中國林業科學院林業研究所1980-1981年通過蜜蜂授粉,座果率提高1.7倍,產量提高2.4倍。
⒐蔬菜授粉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養蜂室與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合作,于1987-1989年對露地蔬菜和保護地蔬菜進行了蜜蜂授粉增產試驗。結果表明:經蜜蜂授粉的大白菜、蘿卜、甘藍等露地雜交種每畝平均菜籽產量提高20%,保護地繁育親本每畝平均菜籽產量提高25%。
四、蜜蜂授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需要蜜蜂授粉的農作物大宗品種有 7個,果樹有十多個,牧草近10個。蜜蜂對其授粉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1990年,全國產蜜近20萬噸, 按每噸3000元計價,約6億元;蜂王漿近1000噸,按每噸15萬元計價,約1.5億元;若包括蜂蠟、蜂花粉等各類蜂產品在內, 養蜂直接經濟收入8-9億元。
通過蜜蜂授粉后,全國的油菜能增產菜籽5000多萬kg,按每公斤2元計算,增值1億元;向日葵由蜜蜂授粉后,增產效果相當于擴大種植面積20萬公頃,按每公頃1500元的最低收入,總產值3億多元。全國共600多萬公頃棉花,如其中的一半利用蜜蜂授粉,授粉后皮棉增產38%,按每公頃870kg產量,可增收皮棉99萬噸,約增值59.4億元;全國油茶200萬公頃,若以1/2面積由蜜蜂授粉,按2倍的增產比例估算,可多產茶油1億公斤,價值2億多元。綜合以上四大宗作物的授粉增產效益就已超過60億元,是養蜂直接收入的6-7倍。若將經濟林木、瓜果等的授粉收入計算在內,實現社會效益至少是養蜂收入的10-15倍。
引自《中國蜂業》(農業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