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三倍工資怎么計算
我國春節是有七天的假期,其他四天是調休。春節三倍工資是怎么計算的呢??今天小編整理了春節三倍工資怎么計算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三倍工資怎么計算
1、春節3倍工資的正確算法是每天每月實際工資除以天數再乘以三;這樣就可以計算最終的加班工資,如果是屬于休息日加班的,那么就需要按二倍來進行計算,所以,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計算。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因此,對于實行標準工時制的勞動者,如果在春節等法定節假日加班,加班費應當以不低于日工資基數的3倍支付加班工資,而在法定假日其他休息天加班應當以公休日加班的標準給予雙倍支付工資。
春節加班費用的三倍工資怎么算方法
1、春節放假期間的工資,勞動者依法享有三倍工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應正常支付,不能克扣員工薪酬,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如因工作單位造成的春節加班,且工資不能少于三倍,也不能以補休方式,代替支付春節加班費。
2、法律依據:《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法律規定過年三倍工資是多少天?
過年三倍工資是3天,只有初一到初三的加班工資是本人工資的3倍,初四到初七是本人工資的2倍。
春節習俗有哪些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鉅編寫《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4、守歲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5、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6、拜年
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的由來傳說
春節的由來有很多,但是其中有一種傳說是大家都認同的,那就是傳戒起源于一個叫做年的怪獸,簡稱為年獸,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就在這個時候,婆婆家的大門大開,里面是一個身穿紅袍的老人,獨自身處院中自娛自樂,“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這一天之后,年獸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第二天便是正月初一,出去躲避的人群終于一個個都回來了,但是發現村落中沒有遭受到破壞,感覺十分奇怪,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個習慣一直延續至今,雖然在大城市中沒法每家每戶都放鞭炮,但是在農村還是保留著這樣的習俗,現在的年味也已經沒有以前濃了,希望以后春節也還能保持這樣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