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職工醫保報銷比例
職工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呢?職工醫保則是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保費,每月一交,或者也可以靈活就業者身份參保,不過就需要自己承擔所有保費了;今天小編整理了職工醫保報銷比例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職工醫保報銷比例
一、在職職工醫保報銷比例
1. 在職職工門診醫保報銷比例
起付線:2000元;
報銷比例:50%;
最高限額:20000元。
2. 在職職工住院醫保報銷比例
起付線:1300元(第二次住院按照650元計算)。
報銷比例:
三級含三級以上醫院:700元一年內多次住院起付依次為500元、400元、300元。
二級含二級專科醫院:600元一年內多次住院起付依次為400元、300元、200元。
一級含以下醫院:500元一年內多次住院起付依次為300元、200元、100元。
最高支付額度:70000元。
3. 在職職工大病醫保報銷比例
起付線:200元;
報銷比例:
0-4萬元以下報銷85%;
4萬元-8萬元以下報銷90%;
8萬元以上報銷95%。
最高支付額度:150000元。
二、退休職工醫保報銷比例
1、離休干部及建國前參加工作的退休職工,因公傷殘人員,三期矽肺患者,二等一級殘廢軍人因病住院,其醫療藥費報銷100%。
2、退休職工工齡30年以上,其醫療藥費報銷90%。
3、退休職工工齡21年至30年以下,其醫療藥費報銷85%。
4、退休職工工齡滿15至21年以下,其醫療藥費報銷80%。
5、退休職工工齡不滿15年的,其醫療藥費報銷75%。
6、退職職工,其醫療藥費報銷75%。
7、住院床鋪費報銷60%,無論任何住院方式,一律計收住院床鋪費,醫院未收的由公司收取。
職工醫保可以報銷門診費用嗎
職工醫保門診是可以報銷的。醫保報銷范圍包括門診、住院和大病,但門診報銷的比例低于其他兩項。一般來說,門診報銷比例在50%以下,統籌基金支付的部分較少,大部分由參保人個人賬戶資金或現金進行支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職工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
我們可以從報銷比例、普通門診報銷、大病報銷等幾個方面來回答。
(一)按一檔繳費的,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一級醫院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按80%支付(基本藥物按90%支付),在未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醫院住院的按60%支付;二級醫院按58%支付;三級醫院按45%支付。
(二)按二檔繳費的,一級醫院按85%支付(基本藥物按90%支付),二級醫院按70%支付,三級醫院按60%支付。
(三)未成年居民、特殊群體享受二檔繳費的醫療保險待遇。
住院醫療費用報銷的起付標準:一級醫院300元,二級醫院500元,三級醫院700元。惡性腫瘤患者,在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因放、化療多次住院的,只扣一次起付線。
參保職工在指定的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就醫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門診醫療費,由普通門診統籌基金按50%的比例支付。參保職工在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基層醫療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費用,其待遇支付不設起付線;在其他基層醫療機構發生的,起付線標準由原來的40元降低為每次30元。一檔普通門診費用報銷限額由原來的60元提高到80元;二檔繳費的仍為200元。
門診報銷怎么能多報一點
1、去定點門診醫院就診
跟住院一樣,想要報銷門診費用,就得去定點門診就醫,只有在定點醫院產生的門診費用才可以用醫保報銷。
2、小病盡量去等級低的醫院
因為很多人一生病就往大醫院跑,擠占了大醫院的醫療資源,所以為減少此類現象,醫保政策也往小醫院有所傾斜。
小醫院的醫保待遇往往比大醫院要好不少,不僅起付線低,而且報銷比例也相對較高。
3、做好特殊門診待遇認定
特殊門診主要為慢性病患者和大病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它們都有個共性,那就是需要長期到特殊門診開藥或治療,開銷不小。
所以醫保的特殊門診報銷待遇就非常實用了,可以幫助患者減輕費用負擔!
想要享受此待遇,切記先做好特殊門診待遇認定,辦理方式可選擇線上和線下。
線下 :帶上身份證、社保卡、病歷或檢查資料去到定點醫院的門特窗口,填寫《門診特定病種待遇認定申請表》即可辦理完成。
線上 :一般在當地政務網上就可以辦理。
醫保的報銷流程
1、入院時:有醫保的患者,憑身份證辦理社保登記手續,然后到病房住院。
2、出院時:醫生安排患者出院,憑入院登記表及身份證到住院收費處辦理出院結算手續。
目前已經簡化了報銷流程,患者不需要去社保中心報銷,可以直接在醫院現場結算的。
所謂醫保住院報銷——不是你墊付現金以后憑票據報銷,而是在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住院時,出具醫保卡,讓統一的醫保結算系統讀取參保人資料,辦理住院號,在出院結算時,醫保系統就不收取你“該報銷的”部分——統籌支付部分。
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有什么區別
1、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的區別首先是在面對的醫保人群上。
職工醫保主要面對的保障人群是城鎮的所有用人單位職工、勞動年齡段的城鎮居民(例如從事個體經濟的在職職工)以及享受退休金的退休人員;而居民醫保的設定可以理解為對醫保覆蓋面積的擴大,它主要面對的是有城鎮戶籍但是沒有工作的人群,例如不享受退休金的老年人群、處于勞動年齡段的未就業人群、青少年、殘疾人等低保對象以及其他城鎮非從業人員。
2、繳費標準的不同。
城鎮職工醫保是按月繳費,籌資水平較高;居民醫保是按年繳費,籌資水平低于職工醫保。
3、繳費來源的差異。
職工醫保是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一般來說個人繳納的職工醫保費用占個人收入的2%,而公司的繳納比例約為職工收入的6%左右。另外,職工醫保不享受政府補貼;居民醫保是由個人繳費,同時會享受一定的政府補貼。
4、待遇標準。
職工醫保的待遇要高于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受不同因素影響,一般職工醫保為70%-85%,居民醫保約為50%-70%。另外,職工醫保在醫療環境條件的選擇上也較多,例如更多醫院的選擇等。
5、繳費要求。
職工醫保有繳費參保年限的規定:男性參保年限為25年,女性為20年,在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之后不需要再繳納費用即可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居民醫療報銷沒有繳費參保年限,需要一年一繳。
居民醫療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的區別如上所述,二者在繳費人群以及繳費標準和來源方面存在較大的區別,國家規定的醫療保險的繳納員工只交納一部分比例,其他都有單位或者政府進行補貼。在待遇標準上,職工醫保的待遇相對于居民醫保的待遇要高很多,繳納的年限也有具體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