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副省級和地市級試卷區別
國考副省級和地市級試卷區別?國考試卷分為副省級和地市級兩種,無論是行測還是申論,考試都有一些區別。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國考副省級和地市級試卷區別,供大家參考。
國考副省級和地市級試卷區別
1、行測題量的不同
省級以上行測試卷為135道題,地市級行測試卷為130道題。那么這差的5道題是哪個題型呢?答案就是我們的數量關系。省級以上試卷包含15道數量關系題,而地市級試卷則只有10道數量關系題。
2、部分題目的差別
除了題量有差別外,兩種試卷常識判斷部分和資料分析部分各有5道小題不同。省級以上試卷常識判斷部分偏向對文學、地理、科學等常識的考查,而地市級試卷常識判斷部分則更偏向于法律常識的考查。省級以上試卷的資料分析包含了很多數學運算和時間問題等,而地市級試卷常出現的是增長率問題。
3、申論考試試卷的區別
材料數量、題量與分值不同(具體以報考當年的考情為準),給定材料內容有差別。
國考副省級和地市級哪個難考
其實副省級和地市級的難度是差不多的。畢竟公共科目測查的基礎能力和知識點都是一樣的,且大部分題目都是重合的,只是行測試卷,副省級比地市級多了5道數量關系,整體難度高低相差不大。
另外,申論的兩套題量相同都是5道題,但副省級在題目類型和答案形成方面比地市級難一些。從分數線來說,近幾年副省級職位分數線普遍比地市級分數線要高。
副省級的合格分數線比市地級高出10-20分,但是否能進入面試還是要看進入面試的最低分數,地市級不一定比副省級職位入面分數線低,由各崗位考試情況而定。綜合來看,其實副省級和地市級難度沒有差到哪里去,想要“上岸”,都要費一番功夫。
公務員的考試科目內容
公務員考試科目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及《申論》。行測科目內容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申論科目內容主要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又簡稱“行測”,它包括了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側重法律知識運用)、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這5大模塊的內容。
《申論》主要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主要是要求考生針對特定的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提出觀點對策或是解決方案。這個要靠平時對時事政治內容方面的積累。
國考公務員哪些崗位好考
限制條件多的崗位優先
由于條件限制,有很多人都不能報考,這樣就會減少競爭力。不過也要結合自身優勢,比如你有注冊會計師證,而有崗位的報考條件正是這個,那這對于你是絕對的優勢。
熱度不高的崗位優先
不管是高考還是國考,都有冷門熱門的區分,就國考而言,中直機關的崗位是比較火爆的,像海關等這些崗位都是大家擠破頭去爭取的職位,所以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報這些崗位湊熱鬧了,可以先選擇稍微冷門一點的,因為現在公務員的待遇基本相差不大。
省級以下崗位優先
一般稍微偏遠地區的崗位報考的人比較少,可以結合地域和崗位,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