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6小時沒等到一輛公交
70歲老人6小時沒等到一輛公交,公交為何難等?近年來公交客運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70歲老人6小時沒等到一輛公交,歡迎大家分享收藏!
70歲老人6小時沒等到一輛公交為何難等?
小張的外婆70多歲,前幾天去一個公交站坐車,站牌上明明寫著“6:20-18:30”,可老人從中午等到下午,6個小時,愣是沒有一輛公交車開過來。小張后來一問才知到,公交站牌寫6點到18點實際只有首末班車。
公交客運量不增反降的原因
中國公交行業客車發展天花板已經出現?根據交通部數據,從需求端看,2019年10月公共汽電車客運量283,849萬人次,同比下降3.2%;1~10月客運量2,814,192萬人次,同比下降1.7%。
據悉,這已是公交客運量的連續5年下降(具體見下圖1)。而從供給側看,近年公交車輛及營運線路均在不斷增加(見圖2)。
一邊是城市公交載客量的連年萎縮,一邊是公共汽電車運營車輛、線路和里程的不斷增長,供需矛盾日益擴大,導致公交體系正面臨著巨大的運營壓力和市場危機。
1、大城市地鐵憑借快速、高效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青睞。交通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內地共有39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5800公里。根據《公共交通資訊》最新發布的數據,2019年10月軌道交通的客運量為201,736萬人次,同比增長10.6%;1~10月客運量1,920,377萬人次,同比增長12.7%。很明顯,軌道交通客運量快速增長蠶食了城市公交部分客源,是公交客運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
2、網約車、共享單車等出行模式的興起,也分流了一部分城市公交乘客。
3、私家車保有量逐步提升,發展勢頭方興未艾,也對公交系統形成了一定沖擊。
4、互聯網的發展減少了人們的出行需求,比如外賣、網購、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降低了人們外出就餐和購物的頻次,也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城市公交的客運量。
5、有些城市公交線路分布不合理,運營間隔時間長,乘客等車不方便,放棄乘坐。
6、部分公交客車產品設計樣式過時,服務功能不全,缺乏科技時代感,城市居民尤其是喜歡時尚的年輕人不滿意。
總之,近年公交客運量持續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觀因素,也有公交系統自身和客車制造企業的主觀原因。
公交的末班車是指發車時間嗎?
在日常的生活中,公交站牌上的末班車時間一般是指的是末班公交車在始發站的發車時間,比如首班末班發車時間為21:30,意思就說這趟公交車最后一班車是21:30在始發站出發。所以大家不要誤認為是終止時間,合理安排自己的搭車時間。一般可以根據起點站以及終點站的位置,再來判斷自己的出行時間,這樣就不會錯過末班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