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新冠“乙類乙管”政策后的該怎么防護
2023年全國高考在即,這是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的首次高考,那么防護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 高考考生新冠“乙類乙管”政策后的該怎么防護,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考考生新冠“乙類乙管”政策后的該怎么防護
教育部有關人士介紹,為統籌做好今年的高考防疫,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等部門,指導各地深入總結以往經驗做法,堅持科學精準防疫,精準落實“乙類乙管”等要求,完善方案預案。
記者了解到,5月底至6月初,已有黑龍江、江蘇、云南、北京、上海等多個省市的教育考試機構向當地高考考生致公開信,提醒考生注意個人防護,盡量不去人員密集場所,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
據了解,多地還專門制定了高考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或醫療衛生保障工作方案,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正加強對考點學校的衛生監督檢查,提高學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中國疾控中心有關專家介紹,結合多渠道監測數據綜合研判認為,目前全國整體疫情態勢平穩可控,對醫療秩序和社會正常運行影響較小。
高考考生新冠“乙類乙管”政策后繼續做好個人防護
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措施下,建議考生繼續做好個人防護,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考前盡量減少聚集和流動,不去人員密集場所。同時,調整好心理狀態,保證合理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并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有不適,要及時就醫治療,謹防因身體不適而影響考試。對于發熱或者突發急病等考生,也不必擔心恐慌,各地考點都制定了相應的預案。
高考考生是否需要佩戴口罩?多地允許考生自行決定
目前,已有多個省市教育考試機構明確表示,一般情況下,考生進入普通考場就座后,可自行決定是否佩戴口罩。
根據廣西柳州市招生考試院發布的公告,考生要自備口罩,在進入考點、考場前自覺佩戴口罩;進入考場就座后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口罩;考試結束后,考生應立即佩戴口罩,聽從考點工作人員的安排有序離開考場。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則提醒:考生若佩戴口罩,進入考場前須將自備口罩放在考場外“非考試物品暫放處”,不得帶入考場。入場后確有需要的,可向監考員提出申請,由考場提供。
山東等多地明確:核酸或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的考生將安排在備用考場,備用考場考生須全程規范佩戴口罩。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今年4月印發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非疫情流行期間,學校師生在校期間可不佩戴口罩,各地可根據本地疫情形勢和防控需要,參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業的口罩指引。指引同時指出,新冠病毒抗原或核酸檢測陽性期間、出現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癥狀期間,均屬于“應佩戴口罩的情形”。
“陽了”如何應考?可按照當地和考點的安排參加考試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明確要求,考生于考前3天起自主開展健康監測,有發熱等可疑癥狀的,應立即進行核酸或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的,主動聯系考點所在地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備,按照相關安排在考點備用考場參加考試。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要求,考生如有發熱、新冠陽性、水痘、肺結核等狀況,須主動向班主任報告(社會考生須主動報區招考機構),并按照考點安排參加考試。
還有多地的教育考試機構提示考生,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等身體不適癥狀,應及時向報名單位(所在中學)報告。如有必要,及時就醫。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各地將制定考試防疫方案和應急預案,針對不同考生情況分類設置考場,備足備用考場、工作人員和防疫物資,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員考前健康監測,細化防疫措施,及時發布本地考試防疫要求。
新冠“乙類乙管”后高考備考的注意事項
今年,受疫情影響,各地陸續發布高考注意事項,考生要全面了解并嚴格遵守考點所在地考試防疫要求,減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區域流動、不到人群流動性較大場所、不前往中高風險等級地區等。
高考考點通常都是交叉安排的,高考考生往往需要到另一個學校去考試。所以,事先熟悉考點周圍的環境將有利于考生做好準備工作,順利進入考試狀態。如果考點離居住地比較遠,可以在高考考點附近提前確定可以休息和就餐的地方。同時關注天氣預報,合理安排出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