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超4億人標準曝光
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超4億人標準曝光?國家統計局在2019年一項調查中,將月收入2000-5000元的群體定義為中等收入群體。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超4億人標準曝光,供大家參考。
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超4億人標準曝光
近日,有網友提出一個問題:“多少才能算中等收入?”
事實上,對于收入高低,國內外都沒有統一的標準,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發展變化,對于收入高低的評判也一直在變化。
當然,相關權威數據也是有的,比如國家統計局2019年發布的《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將中等收入群體定義為月收入2000-5000元。
2020年發布的《社會藍皮書:2020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則將中等收入的標準定義為三口之家的年收入10萬-50萬元。
照此可以估算出,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約有1.4億個家庭,相當于大約4億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約為30%,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
對于雙職工家庭而言,只要父母每人每月收入4200元左右,就跨入了中等收入家庭行列。
另有數據顯示,我國北京、上海、廣州三座城市的住戶存款余額繼續位居前三。
其中京滬人均住戶存款已經超過20萬元,而杭州人均存款達到16萬元,位居第三,超過了廣州、深圳這兩座一線城市。
深圳常住人口1766.18萬人,人均存款14.1萬元。
中國收入群體劃分標準
從經濟發展的動態角度來說,收入上下限應該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這個群體的收入下限:等于全社會成員的平均收入;上限:高于平均收入兩倍。例:以2009年為例,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10700元,此為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下限,其上限為:32100元。由此算出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大約為30%。
而社會學認為:在一個現代社會中,通常認為中間階層應占到一個社會的60%-70%,所以,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還是大大偏低。瑞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超過了60%(例:在“中等收入者網絡認知狀況調查”中,大部分網友認為中等收入者年收入應為5萬-10萬,這與專家給出的1-3.2萬的區間,有較大的差距)。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中國存在著較高的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巨大的城鄉收入差距。例:在2009年,收入低于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人群比例高達62%。這部分人主要在農村,占農村總人口的85%左右。因此,中國現在的居民收入分布結構類似于一個寬底座的金字塔,與橄欖型收入分布相差甚遠。
中國收入群體如何衡量
物質財富
收入和財產:
“收入中等,寬裕有余”。
標志:有房有車,有一定的金融資產。中國社會的小康生活水平是中間階層的中國式表達
精神財富
職業聲望和自我認同:職業穩定性。
社會評價:因資本經濟的崛起,知識分子、白領、專業人士常是中間階層的近義詞。
社會認同:因中間階層意味著一種人人和家庭的有尊嚴、可持續的生活形態,所以社會認同率高,社會大眾都想成為中間階層。說明一個社會在生活態度上的積極上進。中國至今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并沒有明顯提高。因社會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城鄉之間收入分配狀況沒有得到改善。并且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長低于平均增長速度,在收入差距擴大的情況下,低收入人群的比重會隨之增加。要使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必須使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超過平均增長速度。
為什么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能持續釋放居民消費潛力,真正跨越所謂“中等收入陷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認為,只有中等收入群體的不斷壯大才能使居民消費成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步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因此,我國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不斷壯大中等收入群體。
中等收入群體能夠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楊宜勇提出,中等收入群體的成長與發展可以優化社會結構,減少社會沖突,大大緩和社會矛盾,讓資源財富能在更大范圍內讓社會大多數成員分享,進而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
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中等收入群體比例的明顯提高。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形成合理的利益結構、構筑可持續發展的“橄欖型”社會結構的基礎,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
中等收入群體為何會持續壯大
據報道,日前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30%以上,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壯大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世界經濟不斷調整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雖從以往的兩位數增長換擋為中高速增長,但年均7.1%的增速放眼全球也屬于高增長。2012年中國經濟總量為54萬億元,到2016年提升到74.7萬億元,2017年估計超過82萬億元。
經濟總量快速擴張,帶動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目前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不斷提高,居民收入增速超過了GDP的增速。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間,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4%,快于GDP年均增速0.3個百分點。
2012年,中國的城鎮化率為52.6%,2016年提高到57.4%,四年時間里提高了4.8個百分點,每年提高1.2個百分點左右,對應的是每年進城人口約1700萬人。更多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鎮,客觀上帶來了整體收入水平的提高。
希望中等收入群體可以持續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