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考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
通過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清楚了解本省某一分值一共有多少人,以及考生在本省的排名情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考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考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
2023年湖北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2023湖北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分為本科、高職高專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分為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按類別分批次進行錄取。本科批可填45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專科批可填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均采用平行志愿的錄取方式。
1、湖北高考本科提前批: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湖北高考本科提前批安排1個單設志愿欄,用于填報軍隊招飛、綜合評價招生等志愿,考生可填報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和不超過6個專業志愿及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2、湖北高考本科批:設置45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湖北高考本科普通批安排1個單設志愿欄,用于填報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志愿,經考試(考核)合格并經公示合格的入圍考生可填報。
3、湖北高考高職高專提前批: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4、湖北高考高職高專批: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2023湖北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1、如果2023年湖北高考分數掛著一本線,但是不是很高,可以考慮一般的一本里最好的專業,但是自己要感興趣;
2、如果2023年湖北高考分數不是很高,只能選擇上大專,那么可以選擇一所專業性的學校,比如你對電腦感興趣,那么你可以選擇一些“某某科技學院”,如果你對農業,商貿旅游感興趣,那么你可以選擇一些“某某商貿旅游學院、某某農業職業學院”等等,最起碼自己感興趣,選擇一個好的專業會比選擇一個好的學校里差的專業更重要;
3、2023年湖北高考志愿填報不要盲目的去跟風,聽家人說聽朋友說這個好就去學習這個,那個不行就不去學習那個,其實社會是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的,前提是你要成為這個行當的佼佼者。不要走畢業即失業這條路。
高考志愿填報建議
建議一:準確給自己定位
填報志愿前,最主要的是要給自己準確定位。
“每所高中每年的錄取情況基本都差不多。因此,建議考生了解學校往年的文理科一本率、二本率,然后對照自己在學校的排位,來對自己合理定位。”
考生應從模擬考試的成績、從在區內、校內的排名,估算出超常發揮、正常發揮、失常發揮的3個成績,以此作為填報志愿的基本依據。超常發揮可以作為第一志愿填報依據,失常發揮則作為第十志愿填報依據。估分時也需考慮自身特點:穩定型的,分差可以控制在10-40分之間;波動型的,分差可以控制在50-80分之間。
建議二:沖穩守志愿均衡分配
本科普通批次的10個志愿要把握好“沖、穩、守”的關系。沖穩守可以各3到4志愿,均衡分配。
前幾個“沖一沖”的志愿可以高于自己的正常實力,中間幾個“穩一穩”的志愿屬于自己的正常發揮,而后面幾個“守一守”的志愿主要是考慮自己發揮失常的去處。
其實沖穩守沒有嚴格界限,把自己正常發揮能夠錄取的院校志愿放在中間位置,上下做延展為妥。平時發揮比較穩定的考生,延展的'幅度可以略小一點。平時發揮不太穩定的考生,向下延展的幅度應當寬一點。
建議三:“沖志愿”判斷要理性
“沖”的志愿最高沖到什么位置,可以是考生理性判斷自己發揮最佳能夠夠到的學校與專業。
建議四:志愿要符合興趣愛好
無論如何,考生填報的10個志愿,以及10個志愿中的專業選擇,都應當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對于不符自己興趣愛好的院校,不應因為不想浪費分數而去填報。
建議五:把10個志愿當9個志愿看
任何一名考生都要考慮極端情況,“守”在最后的志愿要“守”到最大限度。
高考填志愿最重要的是確保志愿填報的成功性。具體說來,就是考生要能使得自己在10個志愿當中能夠正常錄取某一個,只有把自己的真實情況反映在10個志愿的范疇中,這樣的填報才是真實有效的。
然而,每年都有考生將志愿填高了,這主要是因為對自己的預計過高,實際表現沒有那么理想的緣故。
往年如果考生成績在一本線上,即使一本志愿沒有填好,還有一本線征求志愿托一下。即使考生不參加一本征求志愿,還能在二本批次錄取到一所比較好的學校。但是,今年一本二本批次合并以后,考生一旦脫檔,會直接落到本科線上,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此,考生和家長千萬不要把志愿填高。
建議所有考生都要把自己的10個志愿,當做9個志愿來看待。無論考生成績多么好,都要把最后一個志愿放在自己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最最底線的學校,以防止自己萬一考試發揮失常,至少還有一個學校托底。
建議六:順序填報,留好間距
對于如何填好本科批次志愿,彭曦認為,今年填報10個志愿,志愿數量增多,可以擴大“沖、穩、保”學校的數量,他建議可以采取“沖三、穩六、保十”的策略,即前三志愿“沖一沖”,四至六志愿“穩一穩”,最后四個志愿“保一保”。
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使得高校錄取分數位序較為穩定,歷年的高校錄取分數位序具有極大的參考意義,考生可將歷年各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分文理從高到低排序,在確定首選院校后,后面志愿按順序從高到低填報。
前后兩個志愿之間也需留好分差,兩個志愿的分數差異可以控制在3-5分。并根據對自己屬“穩定型”還是“波動型”的判斷,檢視第一志愿與第十志愿的分差是否合理。
建議七:志愿之間梯度有講究
本科普通批次的10個志愿要把握好“沖、爭、穩、守、保”的關系。
估考分報志愿的特別技巧
除稍后再作評述的填報志愿所應遵循的通則通法以外,估考分報志愿有其特別的技巧。估分填志愿,不僅要依據估計的分數,還要參考前兩次的模擬考試成績和名次。因為即使估分很準確,但沒有整體排位,不了解其他考生的情況,而一模、二模可以彌補這一點。
估分填志愿的技巧,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一模考試后,各校對考生在群體中的位置作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多年的實踐證明,他們的分析與考生在高考中所處的位置,基本是吻合的,可以作為填報志愿的主要依據,適當參考二模考試發揮的情況。
2、認真分析高考中發揮的情況,是正常發揮還是超常發揮,或者是發揮失常,估出自己高考可能所得的分數,再與周圍同學交流,將高考成績與前幾次模擬考試相比,自己感到是位置相同還是前后有所變化。
3、簡易推算自己的錄取段位。一般說臨考前3次模擬考試的平均成績可以看作是考生的基本實力,并以此估計自己在班上、在全校的排列名次。再根據本校近3年的錄取率,取3年平均數,再考慮本屆考生的學習水平與上屆相比有無明顯的波動,通過比較可大致知道自己處于哪一個錄取分數段上。如全校有考生200人,A考生近3次模擬考試平均成績在全校排名為第30位,即30/200。本校近3年平均錄取率本一10%,本二為25%,專科30%,即10%的考生錄取到一批本科院校,25%考生錄取到二批本科院校,本一本二=35%,即35%的考生可上二批以上的本科院校……A考生排名為30,說明上本一的希望不大,而上二批本科院校的競爭力很強。
4、考生志愿起點很難把握,尤其是處于在本科一批和二批位置附近的考生,因事先不可能知道同層次同意向的考生集中或分散在哪些學校,要有起點算高了或算低了的思想準備,切記不要盲目樂觀選高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