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CEO承認奧迪落后競爭對手
大眾CEO承認奧迪落后競爭對手?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承認奧迪品牌的陣容“落后于競爭對手”,特別是在電動汽車方面。下面小編帶來了大眾CEO承認奧迪落后競爭對手,供大家參考!
大眾CEO承認奧迪落后競爭對手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在資本市場日罕見公開表示,奧迪品牌目前落后于競爭對手,尤其是在電動汽車方面,而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軟件問題。
“奧迪品牌擁有巨大的潛力,但是近年來并沒有表現出來。我們沒有捍衛它相對于主要競爭對手的領先地位。此外我們還遇到了嚴峻的軟件問題,這迫使我們不得不推遲令人興奮的電動車發布計劃”。他還特別提到了中國市場:“大眾集團的業務高度依賴中國,但目前純電動汽車產品線在中國市場沒有競爭力。”
奧迪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奧迪在全球共交付了純電動汽車約3.5萬輛,同比增長43%;同期,奧迪在華銷量為136416輛,同比下降了16%。
奧博穆表示,電動汽車業務快速增長將是奧迪品牌復興的關鍵。
大眾所遇到的軟件難題
5月8日,大眾發布公告稱,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子公司 Cariad 的監事會批準了公司的全面調整計劃。除首席人力官 Rainer Zugeh?r 之外,Cariad董事會全面換血。
公告顯示,自2023年6月1日起,賓利董事會成員 Peter Bosch出任Cariad首席執行官,并將同時負責財務、采購及IT業務。
Cariad公司軟件研發進度緩慢是此次高管大換血的主要導火索。自2020年成立以來,該公司便因預算失誤,軟件研發拖沓,導致奧迪Q6 e-tron和保時捷Macan等電動汽車延期發布,從原計劃2022年延遲到了2024年。
由于軟件問題導致的車型發布推遲已使大眾汽車集團損失數十億歐元。
對于軟件的不利局面,大眾汽車集團CEO奧博穆表示,公司正在“擴大軟件領域中的合作關系,并與中國本土企業進行合作”。
此前,大眾已投資24億歐元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
Cariad還宣布將與中科創達在中國建立一家合資公司,主要在座艙方面進行合作開發。在2023上海車展期間,大眾宣布將投資約10億歐元在合肥成立100%控股子公司,建立聚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與采購中心。
與此同時,奧迪也在全面升級在華研發中心和擴大在華研發團隊,協同德國總部、大眾集團和Cariad,聚焦智能座艙、人機交互、數字互聯服務、電子架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等研發工作。
PPE新產品要等到2024年
奧博穆表示,奧迪將依靠純電車型完成品牌復興的使命。按照品牌規劃,基于奧迪的全新高端電動車平臺 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的首款車型 Q6 e-tron 將于 2024 年正式首發,并且搭載推遲已久的1.2版本軟件系統。保時捷 Macan 的純電版也將于同期問世。
據官方資料,PPE 平臺將支持 800V 高壓快充,可以在 21 分鐘以內將電量由 10% 充到 80%。此外,該平臺將為新車型提供來自 Mobileye 的 SuperVision 半自動駕駛系統。
此前,奧迪、大眾、中國一汽在長春共同官宣成立奧迪一汽新能源合資公司,預期于2024年底竣工,將投產3款基于PPE高端純電動車平臺的車型,規劃年產量將超過15萬輛。
根據奧迪的規劃,自2026年起,奧迪面向全球推出的全新車型將均為純電動車型;至2033年,將逐步停止燃油車的生產。
中國電動車市場發展迅猛,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售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5.6%,高于上年12.1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高達79.9%。
2023年中國新車銷量將達2760萬輛,比2022年增加3%,電動汽車等新能源車銷量將增長30%,達到900萬輛,占新車總銷量的三成。
汽車行業分析師馬文瀟表示:“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變化日新月異。奧迪必須盡快推出PPE新平臺產品,并解決軟件的落后問題。否則PPE的技術優勢也很有可能被其他企業迎頭趕上。”
大眾汽車基本介紹
大眾汽車(德語:Volkswagen)是一家總部位于德國沃爾夫斯堡的汽車制造公司,2022年營收2792億歐元。 [67] 也是世界四大汽車生產商之一的大眾集團的核心企業。2019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9位。
奧迪汽車基本介紹
奧迪(Audi),德國豪華汽車品牌,其標志為四個圓環相扣。現為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子公司。2018年12月20日,2018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發布,奧迪位列51位。2019年10月,Interbrand發布的全球品牌百強榜排名42。
2022年5月2日,大眾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表示,大眾汽車旗下奧迪將進軍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