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賣課渲染暑假很可怕太損了
為了賣課渲染暑假很可怕太損了?之所以大炒“暑假最可怕”,正因為暑期是這些人拉人頭的關鍵節點,既然這樣,那么下面小編帶來了為了賣課渲染暑假很可怕太損了,供大家參考!
為了賣課渲染暑假很可怕太損了
暑假馬上到了,一些所謂“資深老師”在短視頻里炮制焦慮,“一本正經”地提醒家長:“一年級的暑假很可怕,不努力差距就拉大”。然后,這些人就開始賣書、賣課了。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通知,嚴防嚴查違法違規開展線上培訓和廣告宣傳等問題。說到底,違規賣課,得治!家長也要保持定力擦亮眼。同時,也提醒相關視頻平臺別為了收割流量和商業利益,對販賣焦慮亂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渲染“暑假很可怕”,打的是什么算盤
大家刷短視頻就會發現,一些不知道什么來頭的所謂“資深老師”,“一本正經”地提醒家長:“一年級的暑假很可怕,不努力差距就拉大”“二年級暑假是分水嶺,不補課就會被碾壓”……總之一句話,每個年級的暑假都可怕。就在你擔心焦慮之際,這些人就開始賣書、賣課了。
原來所謂的“暑假很可怕”,就是帶貨工具,他們通過制造焦慮,讓你有一種不安,然后乖乖掏錢。
揭秘“可怕的暑假”成因背后
很多人感到奇怪,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博主制作幾乎完全相同的視頻,而這樣的負能量視頻為什么又會獲得如此多的流量,在整個平臺泛濫成災?
實際上,嚴格的說,這是各家流量平臺模板化,并通過流量獎勵機制帶來的惡果。
目前,對博主來說,各種流量推薦機制、計劃是其最重要的流量獲取及變現方式之一。它是基于創作者生態的營銷平臺,匯聚了廣泛興趣垂類海量創作者和頭部明星入駐,構建了繁榮的創作生態。品牌主則可以通過星圖完成智能、便捷、高效的投放決策。
在這種機制下,流量即收益,對平臺、博主、品牌主都是如此。因此很快有人開始走捷徑,或者在所屬MCN機構指導下,開始流水線作業。
渲染“暑假很可怕”行為不可取
相關監管部門曾明確指出,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熱點、編造虛假信息、渲染升學焦慮等惡意炒作行為,堅持露頭就打、重拳出擊?,F在看來,這種制造“教育焦慮”的亂象并未絕跡,需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通知,針對“雙減”要求各地保持工作力度不減、韌勁不松,還提出“對線上培訓主體和重點網站平臺開展全時段深度巡查,嚴防嚴查違法違規開展線上培訓和廣告宣傳等問題”。說到底,違規賣課,得治!隱形變異的校外培訓,要嚴厲打擊。
而對于廣大家長來說,也要保持定力擦亮眼,別輕易被忽悠。同時,也提醒相關視頻平臺不要只為了收割流量和商業利益,就對販賣焦慮的亂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責任是不能虛置的。
“渲染暑假很可怕”思考
孩子的成長是大事,疏忽不得、馬虎不得。就具體實踐看,或許某些階段的確學業壓力更大,需要付出更多精力。然而一股腦將所有的求學階段都說成“分水嶺”,明顯別有用心。而且將孩子優秀與否,簡單歸結為學習成績的好壞、科目知識的多寡,更是一種認知的狹隘。正如豐富的人生一般,每一個人的發展都是多元的,也需要各個方面的歷練,智商情商、人格閱歷的拓展健全同樣重要。而這些,決非短視頻中那些“大忽悠”所欽點的學習方法和書本課程所能給予。多多發現自家孩子的天性和優長,創造條件讓孩子盡情舒展,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未來“發力”積蓄能量。
有人曾將養育孩子比喻為“帶著蝸牛散步”:一味拉著快走,雙方都很疲憊,也只能前進一點點,放開雙手、放慢腳步,卻發現自己置身在美麗花園。遵循個體成長的內在規律,耐心培土、施肥、澆水、剪枝,我們就可默默靜待花開。而告別功利主義心態,也就能不被“收割”“圍堵”,慢慢體味生命與成長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