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是哪一年確立的
我國的法定節假日一般都是比較大型而傳統的,那么關于教師節的一些相關知識不曉得你們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關于教師節是哪一年確立的,歡迎參閱。
教師節是哪一年確立的
我國現代最早出現的教師節是在1931年。當時,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三項目標。
6月6日教師節發起之后,社會的反應熱烈,逢此節日,各地教師,多集會慶祝,休假紀念。不過,那時的教師節雖然有一定影響力但并沒有得到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的承認。
過了幾年,到了1939年,國民黨政府決定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并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教師節的宗旨也從原來的“改善教師待遇”調整為“鼓勵教師服務精神、融合師生情感并喚起社會尊敬教師之觀念”。
民國官方設立教師節說明了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然而,受戰爭和教育經費緊缺的影響(教育經費偏重高等教育,忽視小學,也是民國特色之一),8月27日的教師節未能在全國推行。
直到解放后,教師節再次出現在中國的現代歷史上。
教師節重回歷史舞臺就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
1985年1月21日,出于“尊師重教遠沒有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毆打教師的事件時有所聞,廣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樹立以教書育人為終身職業的思想也還不普遍。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中國教師節,并一直持續至今。
1981年12月,主持重新將設立教師節提上議程、時任中國民主促進會第十屆委員會顧問、知名教育社會活動家的方明和當時的教育部張承先副部長一起向領導提出建立教師節的事。領導聽后建議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起來寫報告請示國家。
1982年4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于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書記處,報告中并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為教師節定在什么日子最合適,方明征求過謝冰心、葉圣陶等民進老前輩的意見。冰心先生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葉圣陶先生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
最終,葉圣陶的建議被采納。1984年12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于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書記處并報國務院。報告中說,“……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在新學年開始,新生一入學,即開展尊師活動。”
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提出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為新中國的第一個教師節。
教師節的時間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第九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后來每年的教師節都確定在了這一天,這一天也是很多學校新生開學的日子。
教師節的來歷和意義
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也有幾次討論,將不同的日期作為教師節,但是時間都不不固定的,到了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的召開才通過了相關的議案,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其主要意義在于弘揚教師行業,希望通過這一節日的設立達到尊重教師、重視教育的目的。雖然日期只有一天,但最重要的是讓人們思考,如何提升教師的形象和素質,形成尊師重教的、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最顯著的效果,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有哪些常見的活動
①街道和學校都會掛起醒目的標語,還有換上嶄新的黑板報等,來告訴人們教師節的來臨。
②學生會準備禮物給老師,例如鮮花和賀卡,有的學校會組織放假半天。
③一些旅游景點會給老師進行免門票等優惠活動,飯店也會推出主題餐飲,有機會參與免單。
我國教師節日期的演變
6月6日教師節
1931年5月,教育家、大學教授爽秋、程其保等發起,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
8月27日教師節
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決定以中國教育家孔子的誕辰8月27日為教師節。
5月1日教師節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并一起。
9月10日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第九次會議正式通過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并決定9月10日為我國的教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