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貴州6人吃野生菌4人被送云南搶救
隨著各地雨量的增加,最近進入了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時節,吃菌的人越來越多,野生菌中毒事件也在接連發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貴州6人吃野生菌4人被送云南搶救的消息!
貴州6人吃野生菌4人被送云南搶救:誤食亞稀褶紅菇、嚴重可致死
最近一段時間,云南大學附屬醫院的急診室內,有不少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前來就診,其中就有來自貴州盤州的4名食菌中毒患者。據了解,這4人自行上山采摘雜菌,在家烹飪食用后,出現了野生菌中毒的癥狀。
患者張女士說:“就是自己摘回家吃嘛,吃了之后就難受,就想吐,悶。我就上網查了下癥狀,發現自己可能是中毒了,就趕快去醫院,想著洗胃?!?/p>
張女士說,當時他們共有6人一起食用野生菌,發現身體出現不適后立即前往當地醫院就診,其中4人因為病情嚴重,被及時轉送到了云南大學附屬醫院——云南省中毒臨床救治基地救治。
云南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段紅丹介紹:“(他們)到當地醫院后,經化驗發現有肌溶解,當地醫生懷疑有亞稀褶紅菇中毒。亞稀褶紅菇是一種致命的毒菌,所以就從貴州轉到了我們科?!?/p>
醫生介紹,經過辨認,這4名患者采食的雜菌中包括了亞稀褶紅菇、牛肚菌、新苦粉孢牛肝菌、苦牛肝菌等,其中亞稀褶紅菇含有劇毒,通過烹飪也無法分解其中的毒素。
段紅丹介紹:“誤食亞稀褶紅菇后,剛開始是消化道的癥狀,但是其毒素會造成肌溶解狀況,全身的橫紋肌都會出現肌溶解,包括心肌也是橫紋肌,也會跟著溶解。一旦心肌溶解就會引發心律失常、休克等等很嚴重的癥狀。所以當時患者一送來,因為有休克、呼吸困難,我們馬上就插管上機了。”
目前,4名患者中有一人情況危急被轉入了ICU,其余3人也在繼續接受治療。醫生再次提醒市民:千萬不要隨意采摘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也不要憑個人經驗鑒別野生菌是否有毒。
段紅丹說:“我們可以食用的叫密褶紅菇和稀褶紅菇,不可食用的叫亞稀褶紅菇,但它們從外觀上真的很難區分,唯一可以區分的點就是菌子背面的褶子,是密的、稀的,還是位于中間的,所以叫密褶、稀褶、亞稀褶。沒有參照對象的情況下,這個東西真的很難辨別,只能說如果不確定、不熟悉,就不要吃?!?/p>
吃野生菌中毒怎么辦
野生菌類食物是許多人喜愛的美食之一,但野生菌類的食用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有些野生菌類可能含有毒素,如果不正確地采摘或烹飪,就可能導致中毒。本文將介紹一些應對野生菌類中毒的應急措施和建議。
一、及時就醫
如果你懷疑自己食用了有毒的野生菌類,并出現了中毒癥狀,如腹痛、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等,應立即就醫。前往最近的醫療機構,告知醫生你的情況和食用的菌種,以便醫生能夠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二、保存殘留食物
如果你還保留了中毒的野生菌類食物或殘留物,應該妥善保存起來。這些殘留物可能對醫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和分析提供重要的線索。將殘留物放入密封袋中,標記好日期和時間,并妥善保存,以備需要時使用。
三、保持水分和休息
中毒后,身體可能會出現脫水和虛弱的癥狀。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可以幫助稀釋體內的毒素并促進排泄。此外,應適當休息,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和康復。
四、不要自行處理
在面對野生菌類中毒的情況下,不要嘗試通過自行處理或使用一些傳統偏方進行治療。只有專業的醫療團隊能夠提供準確的診斷和科學的治療方法。
五、注意預防
避免食用有毒的野生菌類。如果你對野生菌類不太了解或無法辨別有毒和無毒的菌種,建議不要采摘或食用??梢再徺I來自可靠渠道的市售菌類,這樣更加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