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伏天起止時間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公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三伏天起止時間,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2023三伏天起止時間
一個完整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
2023年三伏天的時間表如下:
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今年將從7月11日這一天正式入伏,并將于8月19日迎來末伏的最后一天,整個三伏天將持續整整40天的時間。
三伏天吃什么降火
薄荷葉:清涼又解暑
薄荷葉是植物薄荷的葉子,味辛,性涼,歸肺、肝經,清香升散,具有疏風散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主治風熱表癥,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咽痛聲啞,鼻淵,牙痛,麻疹不透,隱疹瘙癢,肝郁脅痛脘脹,瘰疬結核。
三伏天可以適當吃點薄荷葉,比如煮綠豆湯的時候加點薄荷葉,這樣熬出來的綠豆湯,喝起來清涼解暑,沁人心脾。另外可以把薄荷熬水放冰箱備用,然后在榨果汁或做冰品的時候,添加點薄荷水。
藿香葉:有效防中暑
藿香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還有殺菌祛濕功能。夏季三伏天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飲服,或在燒菜時加一些藿香葉,對暑濕重癥,脾胃濕阻,脘腹脹滿,肢體重困,惡心嘔吐有效。
荷葉:消暑增食欲
荷葉性味苦澀,平,歸肝、脾、胃、心經。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三伏天食用荷葉,除了消暑之外還可以增加食欲,人們可以用荷葉來做綠豆湯,跟薄荷葉一樣,煮綠豆湯時放一點。
三伏天是哪個季節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所謂的“伏天”,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文言講,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會逐漸的深伏于體內,而不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發熱等疾病。而進入冬季以后,這些病會反復發作,“……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要“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調房里。冷飲不但消不了暑氣,反而會傷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飲品。一杯熱茶喝下去雖會出一些汗,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陣的清涼。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遠些。
三伏天怎么算
三伏天的開始與結束都是由庚日決定的,因此,從夏至開始到立秋之間如果有4個庚日,則中伏十天。如果有5個庚日,中伏為20天。三伏天的長短與閏月無關。
初伏:夏至日開始的第三個庚日(夏至那天不算)為初伏的第一天,初伏是十天。
中伏:初伏后的十天,也就是初伏的下一個庚日(因為天干為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一個循環都是十天),中伏的天數不定,這個由末伏的開始時間決定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開始,為末伏的第一天。末伏為10天。末伏結束的時間在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前后。古人的命名和計算還是很貼切的。
三伏天怎么排濕氣寒氣?
1、通過食物排濕祛寒:食療是比較安全、健康、有效的方法。通過攝入發汗、利水的食物,通過增加排汗、排尿等方式,促進新陳代謝,有效排出體內的濕氣。發汗、利水的食物有赤小豆、綠豆、冬瓜等。
2、增加運動量:三伏天天氣炎熱,人的活動量明顯減少。其實在三伏天,濕氣重的人群在醫師指導下適當運動,通過大量的排汗,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助于濕氣的排出。
3、堅持用溫水泡腳:溫水泡腳不僅有助于睡眠,還有助于疏通身體的經絡,健脾除濕。
4、刮痧、拔罐:刮痧、拔罐也是常用的去濕氣寒氣的方法。
三伏天祛除寒氣濕氣的方法很多,大家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并且堅持實行,會有良好的排濕祛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