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跌破7.25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貶值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具體大家了解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人民幣匯率跌破7.25,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人民幣匯率跌破7.25
6月28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跌破7.25,離岸人民幣一度跌至7.2692,均創下2022年11月以來的新低。6月29日盤中,在岸人民幣再度跌破7.25關口,同時離岸人民幣一度失守7.27關口。
回顧2022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曾經歷了兩波較大幅度的貶值,一次是從去年4月中旬6.37快速調整至5月中旬的6.81,另一次是在去年8月15日MLF降息后從6.75持續調整,直至11月觸達7.32的低點。與去年兩波貶值相比,本輪人民幣貶值存在哪些差異?
另外,面對人民幣匯率下跌,市場有猜測認為央行或重新引入“逆周期因子”來穩定匯率。受訪專家指出,為防止匯市“羊群效應”,不排除監管層重新引入“逆周期因子”,乃至動用其他匯市調控工具的可能。這并非要守住某一個具體點位,而是旨在控制貶值速度,避免市場情緒一邊倒、極端化。
近期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因素
一是經濟復蘇節奏不夠理想,市場對政策寬松預期;
二是美聯儲鷹派言辭,引發美元走強預期有所抬頭;
三是市場波動加大,對人民幣匯率造成一定影響;
四是分紅購匯季節性對市場短期供需擾動。
均衡平穩:跨境資金有進有出
人民幣的持續回調,并未引發階段性的資本流出壓力。
北向資金流的強勁表現助推今年資本市場。“今年初外資持有在岸股票資產的規模自2020年12月以來,首次超過持有債券資產規模。”據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介紹,2023年第一季度,外資持有在岸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貸款和存款)規模持續攀升。一季度,外資持有在岸股票規模增幅最大(增加2950億元),抵消了債市外資持續流出(減少1870億元)的影響。
劉健恒認為,2023年初以來,隨著支持性政策持續發力,中國經濟復蘇勢頭進一步穩固,流入股市的北向資金流保持強勁,抵消債市資金持續流出的影響。隨著支持性政策延續,以及中國經濟進一步復蘇,預計更多資金將流入內地股市。
盡管經歷數月的外資流出,債券市場近日已現暖意。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日前發布的5月份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簡報顯示,截至5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19萬億元。這也意味著,5月份,境外機構增持中國銀行間市場債券約200億元,為今年3月以來首次增持。
巴克萊銀行對記者表示,5月份外資對中國固定收益資產的需求有所改善。隨著中國經濟前景持續改善,資金流入的態勢將會持續。此外,中國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更多降息的預期將會進一步提振市場情緒。劉健恒也表示,近期“北向互換通”正式啟動將提高外資投資在岸債市的參與程度。
中國資本跨境流動有望保持均衡平穩。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近期表示,我國外匯市場呈現出韌性增強的新特征,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明顯提升,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有望繼續保持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