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人如何促進就業問題
15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會議指出,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3屆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人如何促進就業問題簡介,歡迎參閱。
2023屆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人如何促進就業問題
北京11月16日消息:11月15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指出,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
此次會議強調了今年畢業生市場化就業的重要性。各地各高校要千方百計促進市場化就業。實施“萬企進校園計劃”,全面推廣使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作用,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要用足用好各類政策性崗位,配合有關部門優化政策性崗位招錄安排,積極拓寬基層就業空間,鼓勵更多畢業生報考重點領域和一線崗位,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要健全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有的放矢開展就業指導,不斷強化就業育人實效,引導畢業生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崗位,用好“互聯網+就業”新模式,堅決保護畢業生就業權益。要用心用情幫扶就業困難群體,深入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跟蹤服務。
同時,要加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畢業生自身和公共部門積極性,全力穩定和擴大畢業生就業門路。要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招聘信息服務、能力提升服務、人才流動服務,提高對接匹配效率。要加強就業兜底幫扶,將困難畢業生情況掌握到位、就業幫扶舉措落實到位、相關院校支持到位。要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切實提高畢業生維權意識,為畢業生提供公平有序的就業環境。
大學生學什么專業好就業
1、外語類專業
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外語類人才需求十分可觀,就業前景十分看好,除了英語外,日語、俄語、韓語、意大利語、德語、法語等專業十分看好。金融、通信、傳媒、咨詢、體育、物流等領域需要小語種增多。
2、護理學專業
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予以重點扶持。畢業后可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
3、學前教育專業
除了可以做學前教育教學工作,還可以在報社、出版社從事兒童出版物的策劃或編輯工作,在幼兒園、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場所從事幼兒心理指導工作。
4、計算機專業
計算機專業平均起步的收入較高,尤其是技術類人才。該專業需求檔次逐漸拉開,計算機層次相對較高的崗位,例如項目研究人員,能夠勝任的人選依然不多,研究生還需要一定時間的歷練。幾乎所有的大型公司或者企業都需要計算機專業人才,尤其是沿海城市和珠三角地帶。
5、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目前在我國屬于起步階段的一個行業,所以說未來發展的前景是非常不錯的,而且相關的職業也非常多,涵蓋了電子系統、研究與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等。
高校畢業生將達1158萬人 就業壓力依然存在
2022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重點群體就業基本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到了3278萬人,高于上年。
談及今年就業形勢,王曉萍表示,隨著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就業形勢將持續回暖,保持總體穩定。但同時也要看到,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2023屆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158萬人,招工難、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普工難招、技術工人短缺。老百姓在求職就業中還面臨著一些急難愁盼問題,希望有更充分的就業機會,更合理的勞動報酬,更可靠的社會保障,這些都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情況來看,就業市場平穩有序,好于預期。和往年相比,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勞動者外出早,大年初一開始,農民工就已經陸續外出,期盼早返崗、早復工。二是企業招工早,很多企業節前就提早啟動勞務洽談,節后立即組織定向輸送,期盼早開工、早生產。三是招聘活動火熱,各地招聘現場進場求職人數大幅增加。截至2月底,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服務活動4.6萬場,發布崗位3200萬個。今年的就業有了良好開局。
下一步,人社部將強化助企紓困,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擴崗傾斜支持。著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堅持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并舉,著力穩定脫貧人口等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規模;堅持就業援助和生活保障相銜接,著力兜牢困難人員的民生底線。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努力促進供需匹配。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我們有信心圓滿完成全年就業目標任務,持續保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