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怎么排濕氣寒氣
三伏天是一年中作物生長最快、日照最長、氣溫最高的時期,對農作物生長和收獲產生著重要影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伏天怎么排濕氣寒氣,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三伏天怎么排濕氣寒氣
在中醫理論中,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因此很多人比較注重在三伏天排濕祛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三伏天排濕氣寒氣可以這樣做:
1、通過食物排濕祛寒:食療是比較安全、健康、有效的方法。通過攝入發汗、利水的食物,通過增加排汗、排尿等方式,促進新陳代謝,有效排出體內的濕氣。發汗、利水的食物有赤小豆、綠豆、冬瓜等。
2、增加運動量:三伏天天氣炎熱,人的活動量明顯減少。其實在三伏天,濕氣重的人群在醫師指導下適當運動,通過大量的排汗,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助于濕氣的排出。
3、堅持用溫水泡腳:溫水泡腳不僅有助于睡眠,還有助于疏通身體的經絡,健脾除濕。
4、刮痧、拔罐:刮痧、拔罐也是常用的去濕氣寒氣的方法。
三伏天祛除寒氣濕氣的方法很多,大家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并且堅持實行,會有良好的排濕祛寒的效果。
三伏天的由來
關于三伏天的說法,民間傳說和史料記載的時間有區別。按照民間的說法,三伏天起源于夏朝,距今已經有4000年左右的歷史了,當時三伏天屬于祭祀的日子,在入伏的第一天,大家會一起參與祭祀,俗稱為“伏祭”。
而據資料能查到的歷史,三伏天最早始于秦朝,距今已經2200多年了,經查詢資料,《史記秦紀六》中說“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
經過了上千年的時間,如今的三伏天,雖然不是節氣,也不是節日,但卻有很多的習俗,比如“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吃雞蛋”,入伏的時候要吃餃子,進入中伏的時候要吃面,進入末伏的時候要烙餅,還要吃雞蛋。
三伏天如何防暑
一、夏天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活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
二、要多喝白開水,并且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飲。應少喝果汁、汽水等飲料,其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于火上澆油。
四、飲食不宜過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五、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熱后“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七、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屬首飾。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癥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九、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涂抹防曬霜。
十、生活起居要規律,不經常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扇下。
十一、出門還要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防應急之用。
出伏養生注意事項
出伏后要防寒
出伏之后,雖然短期內氣溫不會降得太低,但是比起之前的高溫,氣溫仍有所下降,尤其是早晚比較涼快。三伏天習慣了空調的陪伴,但是出伏之后,使用空調要十分注意。
出伏后盡量不要在夜晚睡覺時開空調,即使要開最好定時,以免半夜時空調的陰氣與外界的寒氣入侵人體內臟、經絡和骨關節,引起感冒、腹瀉、頸肩腰腿痛、關節疼痛等癥狀。早晚外出也不要在穿短褲背心之類的太清涼的衣服,最好隨身攜帶薄外套或圍巾披肩,防止受風。
出伏要防燥
出伏之后,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度,氣候逐漸干燥,這個時候飲食也要適當調整,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海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等。
韭菜、蔥、姜等辛辣的食物以及羊肉、狗肉、麻雀等性熱之物最好少吃。西瓜、冰激凌等寒涼食物也要減少,以免損傷脾胃。當然,預防秋燥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多喝水,晚上喝點蜂蜜水,有助于潤肺祛燥,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出伏要進補
出伏之后,天氣逐漸涼爽,人的食欲也逐漸恢復,專家指出,此時正是人們進補的好時機,既可以彌補“苦夏”后身體的損失,又可以為入冬抗寒作準備。
但是秋季進補不宜過食葷腥油膩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肥胖等。秋季進補還是要以滋陰潤燥、養胃健脾的食物為主,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全面,切忌暴飲暴食。
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小知識
1、三伏貼
三伏貼的主要成分是中草藥材,還全是性熱原材料,有舒經經絡的功效,三伏天的情況下貼一個三伏貼能夠協助人體存款氣血,防止冬季嚴寒的情況下人體陽氣虛而被涼氣所傷,還能推動人體體內濕氣的排出來。
2、蒸桑拿
人吃五谷雜糧,人體里邊在所難免沉定一些內毒素,時間長了非常容易造成人體病癥,三伏天的情況下人體皮膚毛孔是開啟的,這個時候去蒸桑拿能夠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速率,針對人體體內濕氣的排出來也很有益處。
3、熱水泡腳
長期性日常生活在氣侯濕冷的地區,人體里邊非常容易存款體內濕氣,時間長了,部分會出現酸疼、發脹的狀況,足部坐落于人體的末端,血液商品流通到足部是較為遲緩的,因此,足部體內濕氣經常較為重,三伏天的情況下人體基礎代謝較快,常常熱水泡腳能夠協助人體排出來體內濕氣。
4、洗澡
洗澡的情況下,人體皮膚毛孔處在伸開情況,有益于消除人體里邊的寒濕之氣,濕氣太重的人何不常常泡個澡、去祛濕,還能身體排毒、推動人體基礎代謝,針對女性朋友而言也有瘦身減肥、養顏美容的功效。
5、艾草葉是中藥材中的溫性原材料,三伏天的情況下氣侯酷熱,人體皮膚毛孔全是伸開的,做艾炙能夠將人體中的寒濕之氣給排出來身體之外,針對濕氣太重的人而言,夏季做艾炙是最好不過的去濕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