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考編同時上岸怎么選
考研和考編同時上岸怎么選?“錄而不讀”現象成因復雜我們來了解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考研和考編同時上岸怎么選,歡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喲!
考研和考編同時上岸怎么選?
“考研熱”下,放棄入學的研究生不在少數——
完善招生機制,減少“錄而不讀”
畢業季接近尾聲,許多大學畢業生走上了工作崗位,還有一些畢業生即將在暑期之后再次走進校門繼續深造。近年來,雖然“考研熱”持續升溫,但是研究生“錄而不讀”的現象卻也屢見不鮮。
2019年,蘇州大學研究生院網站發布消息稱,該校68名2019級研究生因未按學校規定辦理入學手續,經學校審議,按自動放棄入學資格處理。2022年,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官網公示了該校32名研究生放棄入學資格,引發熱議。
如今考研“上岸”難度逐年增加,為何還會出現大范圍“錄而不讀”的現象?新生“錄而不讀”又給高校招生工作帶來了哪些影響?
“錄而不讀”現象成因復雜
“從學生的角度而言,考上研究生后又放棄入學的這部分學生情況是比較復雜的。”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高耀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當下很多學生只是將考研作為人生的一個選項,如果在考研的過程中有了更好的就業機會,他們可能會放棄就讀。“這部分學生選擇考研并非出于濃厚的學術興趣。”高耀說。
放棄入學還有可能是因為學生對錄取院校或錄取專業不滿意。隨著就業和考研競爭的不斷加劇,一些考生為了順利“上岸”,會選擇報考自己認為競爭不太激烈但并不是自己心儀的院校或專業。還有一些報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學生在錄取階段被調劑到非全日制,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最后被錄取,學生也有可能選擇不入學。
“攻讀研究生學位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金錢,有些學生考上后可能由于生活困難,無法承擔研究生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用而選擇放棄讀研。因此經費壓力和時間成本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高耀說。
除此之外,突患疾病、遭遇家庭變故等不可控因素也可能使學生不得不放棄深造計劃。“錄而不讀”的原因諸多,雖然許多原因能夠被理解,但這種行為難免會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還會影響到高校的招生秩序。
高耀表示,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的過程中也會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經費來篩選和錄取研究生,如果學生選擇“錄而不讀”,高校投入的資源和招生指標都會浪費,影響研究生的培養效率和社會公平。如果一所高校“錄而不讀”的現象較為普遍,對該校的聲譽也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用人單位和其他教育機構會對這種情況比較關注,甚至對該校的教育質量和學生的信譽產生懷疑。
除了給高校招生帶來不便,高耀認為,放棄讀研意味著學生有可能錯失在專業領域內深入學習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會使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受到限制。
多舉措保障學生與校方權益
“錄而不讀”現象頻發的同時,還有許多考生在調劑補錄階段也會被高校“放鴿子”。一邊是被錄取的考生放棄入學資格,另一邊是想讀研的考生“無學可上”,這樣尷尬的情況發生,暴露出部分高校存在研究生招生政策和機制不完善的問題。
高耀認為,高校可以對招生政策進行評估和調整,確保錄取的學生與學校的要求和定位相匹配,還可以通過更加細致的審核材料、面試或采用其他評估方式來判斷考生的適應性,從而降低錄取后放棄入學或入學后再退學的風險。
高校也應當及時、準確和全面地向考生提供招生學位點的相關信息,包括各個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培養計劃、導師隊伍、畢業要求等,以便考生在作出報考決定之前,能夠全面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報考,避免因信息差導致的“選擇錯位”。同時,培養單位在報考階段要積極回應考生的疑問并提供必要的指導,幫助他們作出決策。
“學校還可以主動公開各專業就業率、畢業率等方面的數據,讓考生了解自己今后的職業發展前景和所選專業的就業市場需求。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對于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讓學生的報考和入學意愿更強烈。高校也可完善研究生招生補錄機制,當有考生被錄取后選擇放棄時還能填補空缺,給更多學生繼續深造的機會。”高耀表示。
此外,高耀提出招生單位應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盡早發現可能出現“錄而不讀”情況的學生,并及時采取措施加強指導和支持。通過提供必要的幫助,可以為一些學生解決實際困難,避免學生放棄入學或退學。
考研和考編制沖突嗎?
考編和考研究生不沖突,可以同時進行,考研一般在十二月份底開始,而各地方考編基本都是在三月份以后開始出公告。時間上雖然沒有什么沖突,但備考壓力會比較大。
考研整體分類兩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前者是大部分應屆畢業生會選擇嘗試的,而后者則更適合于一些已經工作的或打算在大學畢業后,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同學。
而事編考試則一般目標是考入事業編制單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鐵飯碗”了,一般考入之后,也可以進行在職研的學習或者專心工作,在事業領域深造。
考研可以保留編制嗎?
一、定向培養全日制研究生
有的事業單位是有定向研究生計劃的,可以通過用人單位推薦為本單位定向培養的,本單位的在職人員考生,被錄取為研究生后,在其學習期間,可以享受原工資、福利待遇。
除此之外,考取該類研究生,需要在職工作人員、用人單位、培養學校簽定三方協議,以保證在職人員攻讀研究生與原單位不脫離關系,而且畢業后必須回原單位工作。所以這類考生是不與單位脫離關系的,自然編制不受影響,畢業后按取得的學歷,獲得對應的工資待遇。
二、自行攻讀全日制研究生
如果單位沒有定向研究生計劃,自行考取全日制研究生,則不享受保留編制權益。因為此類考生沒有用人單位、培養學校和本人簽定的“三方協議”,也沒有以組織名義推選,那就是“吃空餉”,是違法操作。一旦考生考取研究生,應立即與原事業單位脫離關系,停發工資、核銷編制。當考生畢業后,就按應屆畢業生重新就業。之前的工作年限可計算連續工齡。
所以,如果是通過事業單位考試考上事業編,又想考研究生的話,一般來說,在職人員只能上在職研究生,這樣是不影響工作的。全日制研究生是必須要脫離工作崗位,并且把所有檔案一起轉到學校的,除非你所在的事業單位有定向培養計劃,而且選中你,這個難度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