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怎么辦
最低工作標準的設立可以提高勞動者的工資待遇,促進勞動力的合理分配和優化產業結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怎么辦,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怎么辦
解決方法:
1、與單位就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進行溝通。勞動者作為弱勢群體,需要穩定的收入同時也需要公平的收入。大多數情況勞動與單位溝通,其實就是個提醒。
2、撥打“12333”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咨詢電話,根據語言提示,選擇需要咨詢的內容,進行投訴。一般對于基礎勞動者而言,單位在沒有合理解決的情況下,才會向相關部門求助。
3、當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勞動者去當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對于勞動者來說,已經對單位失去了信心。大多數已經不想在本單位提供勞務關系,一種是迫于無奈,單位過于苛刻。另一種自身有物質需求滿足,需要內心公平滿足。
有關規定
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1994]489號)第十八條規定: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并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1、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
2、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3、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什么是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所稱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按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在法定工作時間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勞動者依法享受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生育(產)假、節育手術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間,以及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
最低工資包括加班加點工資嗎
加班加點工資是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而支付的報酬,不屬于最低工資。用人單位把職工的加班加點工資按最低工資支付,是對國家有關工資支付政策的錯誤理解,也是對勞動者勞動權利和工資權利的侵犯。
《勞動法》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如果勞動者為企業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是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最低工資標準,原勞動部《關于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的解釋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獎金、津貼、補貼,但不包括加班加點工資、特殊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企業最低工資規定》第十七條規定的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屬于特殊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另外,原勞動部《關于實施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通過補貼伙食、住房等支付給勞動者的非貨幣收入亦不包括在最低工資標準內。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分別按150%、200%、300%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因此,加班加點工資是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而支付的報酬。
為了避免出現由于支付工資不當,給勞動者帶來損失,用人單位在支付勞動者工資時,應當按照工資支付規定,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個人的工資清單,列明所支付的工資項目,使勞動者知道自己所領取的工資報酬哪些是基本工資,哪些是獎金、補貼,哪些是加班加點工資,防止出現只向勞動者提供工資數額,而隱藏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問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