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
抑郁癥是一種抑郁障礙性的疾病,主要的表現就是情緒低落,思維遲鈍,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嚴重的會出現自殘自殺的行為,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抑郁癥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最新),歡迎參閱。
抑郁癥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
1.大腦的物理結構或化學性質。在一些抑郁癥患者中,腦部掃描顯示海馬體較小,這在長期記憶中起作用。研究表明,持續暴露于壓力下會損害大腦此部分神經細胞的生長。
2.血清素水平失衡。這是可能在大腦中發生的另一件事,即血清素受體的作用與沒有抑郁癥的人不同。這就是為什么某些治療藥物可與5-羥色胺一起使用的原因。
3家庭抑郁癥的歷史。父母或同胞患有MDD的人患抑郁癥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到3倍(或20%至30%的機會與10%的機會)
4.遺傳密碼是不同的。當您出生時,每個父母都會得到短基因或長基因。這些被稱為等位基因。事實證明,當一件壞事發生時,有一個或多個短的與更傾向于被壓低有關
5.其他疾病或并發精神健康狀況的病史。創傷后壓力,物質使用障礙和學習障礙通常與抑郁癥有關或可以使抑郁癥持久化。焦慮是一個大問題:多達50%的抑郁癥患者也患有焦慮癥。
明明看起來很樂觀,咋就得了抑郁癥?
在2020年的抑郁癥患者數據統計中顯示,中國14億人口當中,患上抑郁癥的比例高達6.9%,也就是說,我國超9600萬人是抑郁癥患者。
即使抑郁癥患病率如此之高,很多人對于抑郁癥也沒有正確的認識,的在看到抑郁癥患者時,還會發出疑問,明明很樂觀每天都嘻嘻哈哈的人怎么可能患上抑郁癥呢?
事實上,抑郁癥是一種疾病,性格只是一種影響因素,不是決定性因素,不是性格樂觀的人就不會患上抑郁癥,相對的,性格內向、悲觀的人也不是一定就會患上抑郁癥。導致抑郁癥的原因有很多,下面這些致病因素都值得警惕。
1、追求完美
完美主義者不在少數,不管做什么事都力求完美,想要把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這樣的性格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
但是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很難真正做到完美,對于完美主義者來說,一旦事情達不到預期,就會在心里產生強烈的挫敗感,一旦對生活失去信心,很容易患上抑郁癥。
2、遺傳
這里所指的遺傳,不是抑郁癥本身,而是易患抑郁癥的體質,在人體內的基因中,有一種叫做五羥色胺的吲哚衍生物,它可以產生讓人快樂的情緒,對于抑制壞情緒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有些人天生五羥色胺水平低下,生成了易患抑郁癥的體質,此類人群在受到外界人事物的影響后,更容易患上抑郁癥。
3、討好型人格
每個人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人天生以自我為中心,所以為人處事方面更注重討好自己;
有些人則很在意其他人的眼光,所以日常行事總希望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讓身邊的人都很舒服很開心,卻唯獨忽略了自己,過重的壓力,情緒的壓抑,給了抑郁癥可趁之機。
4、運動缺乏
在運動的過程中,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和內咖肽以及血清素,這些物質可以讓人更快樂,對于調節情緒很有幫助。
運動缺乏的人就容易缺乏這三種物質,更容易患上抑郁癥。而且運動的同時壞情緒就可以得到排遣,人的情緒也更容易放松,對于緩解心理壓力、抑郁情緒很有幫助。
5、比較敏感
神經敏感的人都很容易感受到周邊人的情緒,也很容易被身邊人的情緒所干擾,久而久之就會對自己的情緒形成較大影響,對于這樣的感覺,本人也會很排斥;
但是,這種敏感性也不是那么容易擺脫的,更多的人是適得其反,情況更加嚴重,讓自己變得更敏感、甚至神經質、抑郁。
總之,性格對于抑郁癥是有一定的影響,卻不是決定性的,就算是性格開朗的人,也會因為其他因素被抑郁癥困擾。
日常生活中若是發現自己或是身邊人有了抑郁癥的苗頭,要第一時間就醫,看心理醫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而可以讓壞情緒得到緩解,堅持正確的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控制、改善抑郁癥。
抑郁癥的誘發因素
1、性格:擁有強烈自尊心或者幽默感的人群,一般不善干表達或傾向于隱藏壓力和情緒,也就更容易患病。
2、職業:從事服務行業、行政工作等人員,往往需要在他人面前保持微笑,長時間抑制不良情緒,很容易引起抑郁。
3、藥物:某些人群由于身體原因,需要長期服用精神藥、降壓藥、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有可能患病而不自知。
4、家庭:有些家庭教育中,認為暴露悲傷和恐懼是一種弱小或無能的表現,因此,病人會選擇掩飾自己的抑郁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