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抑郁癥患者相處和溝通
據悉,抑郁癥的診斷主要應根據病史、臨床癥狀、病程及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典型病例診斷一般不困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怎樣和抑郁癥患者相處和溝通,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怎樣和抑郁癥患者相處和溝通
在和抑郁癥患者相處時要注意:
1.給予患者足夠多的支持與信心。患者一般會有情緒低落,興趣降低等表現,因此要給予患者足夠多的支持,改變他們的認知。
2.多傾聽他們的想法。患者通常不會向外人提起自己內心的想法,因此當他們提起時,一定要多傾聽并給予肯定,幫助患者恢復自信。
3.監督患者按時吃藥。患者要按時吃藥,對于不按時吃藥的患者要給予足夠多的耐心,與其進行溝通。
抑郁什么癥狀才能算徹底好了
抑郁什么癥狀才能算徹底好了,這里的抑郁通常指抑郁癥。抑郁癥患者一般情況下出現主動交流,情緒穩定等癥狀才能算徹底好了,建議可到精神心理科就診,由專業的醫生予以評估。抑郁癥是情感性精神障礙的一種臨床類型,是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礙,極易復發。
1、主動交流:抑郁癥患者通常不喜歡與人溝通交流,但是在積極給予治療之后,如果患者能主觀描述,并且主動與人進行溝通交流,而且不再逃避一些社會交往行為,提示抑郁癥在逐漸痊愈;
2、情緒穩定:抑郁癥患者相對來說情緒比較脆弱,可能長時間籠罩在負面的情緒之中,比如可能會出現焦慮緊張。但是在逐漸給予治療之后,如果自我調整情緒的能力提升,且情緒比較穩定,不會再否定自己,一般是好轉的癥狀;
3、其他癥狀:抑郁癥患者積極治療之后,一些扭曲的心理狀態能夠得到好轉,患者的身體不適感消失,體力恢復,睡眠好轉,并能積極對抗壓力,通常也是快好的癥狀。
抑郁癥患者應遵醫囑積極配合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鹽酸氟西汀腸溶片等,保持愉悅的心情,多參加社交活動,有利于促進病情的恢復。
抑郁癥是什么原因造成
一、主要病因
抑郁癥的發生與遺傳、社會、心理、環境和生物化學等多種因素有關,是一種臨床綜合征,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很多神經系統疾病均可伴發抑郁,如中樞神經系統局灶性疾病(如腦卒中、腦腫瘤等)、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二、誘發因素
1、生理因素:
(1)生化不平衡:身體里的化學物質失衡,特別是那些能夠導致神經傳遞功能異常的物質出現不平衡,如人體內激素等。
(2)軀體疾病:軀體疾病能引起抑郁癥狀,如老年癡呆癥、癌癥、糖尿病、心臟病等患者,很容易患抑郁癥。
(3)遺傳因素:對家系、雙生子、寄養子等的研究表明,遺傳是抑郁癥發病的重要原因。
(4)濫用物質:一些物質(如酒精、藥物)的濫用可以導致抑郁癥。
(5)營養缺乏:一些營養物質(如葉酸和VⅢ)的缺乏導致抑郁癥的發生。
(6)藥物治療:攝入一些藥物,如安眠藥、降壓藥、避孕藥等,可能會加重抑郁癥患者的癥狀。
(7)肥胖:過度肥胖的人往往更加在意自己的體重,這也是引發抑郁癥的原因之一。
2、心理因素:
(1)人格特點:一些過度悲觀、自信心低落、焦慮和過度擔憂、極度敏感、擔心被拋棄的人容易患抑郁癥。
(2)不合理的認識:認為自己無能,總是責備自己,絕望。
(3)壓力:長期心理和身體方面的壓力也容易導致抑郁
3、社會環境因素:失去親人、離婚、生活孤獨、經濟和家務負擔過重;下崗、破產、工作壓力大、退休等;出國、移民、搬家等。
微笑抑郁癥與抑郁癥的區別
微笑抑郁癥仍然屬于抑郁癥的范疇,是少數抑郁癥患者的癥狀。不同于普通的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披上了一層微笑的面紗。雖然這些患者內心感到極度的痛苦、沮喪、悲傷和悲哀,但他們卻在外表上“微笑”著,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過。
在他們平淡的“微笑”背后,隱藏著深刻的孤獨和寂寞。他們的行為屬于表演性質,與自己的情緒體驗缺乏內在一致性,產生強烈的情緒沖突,壓力很大。
抑郁癥內心是什么感覺
1、每天都覺得很虛無,覺得自己只剩下空殼每天上班下班。
2、每天都被悲傷的情緒包圍,從早上起床到入睡,一直沉浸在很難過的情緒里。
3、有負罪感,覺得自己對不起這個世界,對不起自己的家人,對不起所有為自己付出過的人,對不起自己公司的上司,對不起自己的媽媽。
4、覺得自己很差勁,覺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每次都會出錯,覺得自己不適合任何工作,覺得自己很難看。
5、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以前還喜歡過追星現在這一個月以來都沒有去主動搜索過相關的信息了,以前很喜歡攝影,現在已經一個月多沒有再拿起相機的想法了,對異性已經不再抱有以前的那種探索欲和好感了,感覺對所有事情都無所謂不喜歡了。
6、一方面覺得自己很可憐,另一方面覺得自己很惡心很討厭自己。
7、覺得自己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系,覺得自己從未真正和任何人關系很好。
8、站在地鐵站等地鐵的時候,經常會希望自己會被車頭一下子撞死,現在回家的紅綠燈路口會希望自己在下一個綠燈亮起來的時候走到馬路上被車子撞死。
9、每天只想發呆什么都不想做,什么事情都想逃避,卻又覺得這樣的自己很罪惡。
抑郁癥需要終身服藥嗎
抑郁癥不一定需要終身服藥,但部分人需終身服藥。在治療指南中,如抑郁發作三次以上,建議長期維持治療,臨床既往研究數據顯示,如發作三次抑郁障礙,后續再發生概率較高,每一次抑郁障礙發作對社會功能、大腦及身體均可造成不利影響。
因大規模循證依據或實驗數據提示,長期服藥可以減少抑郁發作。不論中國或國外的治療指南,均建議抑郁史發作達三次以上應終身服藥,如第一次發作抑郁障礙,以往沒有發作史,便不建議終身服藥,而建議進行完整的急性期鞏固期與維持期治療金即可。還可嘗試停藥,關注后續是否再有發作或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