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說2024或將成史上最熱一年
有消息說2024或將成史上最熱一年!大家要積極應對起來,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有消息說2024或將成史上最熱一年警報拉響,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有消息說2024或將成史上最熱一年警報拉響
近期,很多地區的人們都發現,今年比往年熱的更早了。
以今年為例,截至6月5日,我國一半以上的省會級城市迎來高溫:杭州高溫日出現在4月17日,較常年提前近兩個月;重慶、廣州、成都等地的首個高溫日比常年提前一個多月;天津、武漢、長沙、海口等地的高溫日也比常年平均值偏早20天及以上。
與此同時,在全球范圍內,多個國家也在經歷一場高溫“烤”驗。
根據氣象衛星監測顯示,高溫天氣過程率先在我國華北平原出現。從明天起至周末,高溫在北方繼續發展,范圍不斷擴大。西安、鄭州、石家莊今明兩天最高氣溫將在37-39℃,新疆吐魯番等地最高氣溫將再超40℃。
近期北半球究竟有多熱?
近期,英國氣象局發布有史以來第一個極端高溫紅色預警,南歐、北美多地爆發毀滅性野火事件。
孟加拉國連日來也遭遇熱浪襲擊,氣象部門記錄的最高氣溫達41℃,孟加拉國教育部門要求全國小學停課至6月8日,以保護學生的健康和安全。
而在此之前,據央視新聞報道,東南亞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自4月以來,氣溫就突破40℃,接連刷新了歷史同期最高氣溫紀錄。
由于近年來氣候變化的影響,全球不少冰川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融化。一項發表在《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全球約半數到八成多的冰川預計在本世紀末,完全融化消失。
對于氣象科研學家來說,還有一件比高溫更讓人擔憂的事——最新數據顯示,持續近三年的拉尼娜現象已經結束,讓人談之色變的厄爾尼諾現象即將到來。
厄爾尼諾現象的具體表現
每隔數年,東南信風減弱,東太平洋冷水上翻現象消失,表層暖水向東回流,導致赤道東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溫升高,秘魯、厄瓜多爾沿岸由冷洋流轉變為暖洋流。下層海水中的無機鹽類營養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導致當地的浮游生物和魚類大量死亡,大批鳥類亦因饑餓而死。形成一種嚴重的災害。與此同時,原來的干旱氣候轉變為多雨氣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濫,這就是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對氣候的影響,以環赤道太平洋地區最為顯著。在厄爾尼諾年,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南亞次大陸和巴西東北部均出現干旱,而從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則多雨。厄爾尼諾現象可以產生毀滅性的影響,可能在拉丁美洲引發洪水、導致澳大利亞出現干旱和印度的農作物歉收。
許多觀測事實還表明,厄爾尼諾事件通過海氣作用的遙相關,還對相當遠的地區,甚至對北半球中高緯度的環流變化也有一定影響。研究發現,當厄爾尼諾出現時,將促使日本列島及中國東北地區夏季發生持續低溫,有的年份使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降水有偏少的趨勢。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地球表層環境的整體性:一個圈層的變化會導致其他圈層的變化,一個地區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地區的變化,局部的變化也會引致半球甚至全球環境的變化。
如何應對夏季高溫?
1. 飲食清淡但是有營養。
一定要注意避免暴飲暴食。炎熱的夏季,本來身體需要的能量就要高于其它季節,由于暴飲暴食,會在局部時間增加消化吸收系統對血液和氧氣的消耗增大,加重心臟的負擔。應當盡量避免冰冷食物的刺激,冰冷的食物會刺激身體的應急反應,加重心臟的負擔。
2.適當運動但是不劇烈
本來心臟就要為抵抗高溫而工作,如果這個季節再劇烈運動,就會使得心臟的負擔超過正常的負荷,容易引發心臟疾病的發生。
3.保證睡眠但是不過長
一定要安排好休息,保證有充足的睡眠。睡眠是身體的最好休息方式。炎熱的夏季,由于悶熱,睡眠會不足,使得身體一直處于工作狀態,加重心臟的負擔。所以夏季最好保證每天8小時的充足睡眠。
4.及時飲水但是不宜涼。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按出汗量多少飲水,出汗量多,飲水量就應適當增多。另外,不能等口渴才喝水,要定時喝水,少量多次。可選用白開水、茶水、檸檬水、綠豆湯等。如果出汗較多,應補充鹽分,可選擇一些運動功能飲料,或者在白開水和茶水中適量加點鹽(0.1%含鹽量)。除此之外,每餐可做點菜湯、魚湯、雞湯等,可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