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中暑體溫達41℃搶救無效去世
老人中暑體溫達41℃搶救無效去世?急診醫學科近期接診的一位中暑嚴重的患者,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其不愿開空調,室內溫度較高,出現了中暑癥狀,后搶救無效去世!下面小編帶來了老人中暑體溫達41℃搶救無效去世,供大家參考!
老人中暑體溫達41℃搶救無效去世
河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齊惠軍告訴記者,從6月6日到7月6日,河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一共收治9例中暑病例,其中6月中旬收治2例熱射病患者,1人不幸死亡。
醫院如何解析此次熱射病高峰
近期因中暑前來急診科就醫的患者相比往年同期有所增多。何志紅介紹,患者中暑的原因多種多樣,除了長期暴露在室外高溫環境下導致中暑外,有些患者是因為長期處于高溫高濕不通風的環境下出現的中暑。例如,有些人在不通風的廚房做飯,加上自身排汗能力較差,就容易中暑。也有一些年輕人長期在戶外活動,出現了頭暈、拉肚子的癥狀。急診醫學科近期接診的一位中暑嚴重的患者,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其不愿開空調,室內溫度較高,后出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嘔吐的癥狀,被送到醫院時體溫已達41℃,經過幾天的救治仍不幸去世。
哪些人群更容易中暑
老年人、嬰幼兒、身體肥胖、精神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以及戶外從事重體力勞動或長跑等劇烈體育運動的人更易發生中暑,熱射病可以理解為中暑的一種嚴重狀態,一旦“中暑”變成了“熱射病”,就可能有生命危險。熱射病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體溫持續升高,能達到40℃以上。病人會出現昏迷、抽搐、譫妄、行為異常等癥狀。同時可出現腦、心臟、肝臟、腎臟、消化道、凝血功能障礙或衰竭,一定要緊急就醫。
應當多關注老年人以及有基礎病的患者,戶外工作者盡量避免在高溫暴曬的場景工作,如果必須在戶外活動,要做好防曬及時補水。
中暑怎么辦快速緩解
中暑患者及時通過加快散熱、物理降溫、補充水分、應用藥物等方法可以快速緩解中暑。
1.加快散熱
將中暑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并脫去衣物,同時也可通過扇風加快汗液蒸發、促進散熱。
2.物理降溫
使用涼水噴灑全身并用濕毛巾擦拭,在手腕及太陽穴處涂抹風油精,同時利用濕毛巾進行冷敷。
3.補充水分
中暑患者出汗較多且呼吸急促,可以適當喂服淡鹽水、綠豆湯、酸梅湯等飲品,但需注意不可過量飲用。
4.應用藥物
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可以適當服用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口服液。
中暑患者如果經常上述常規處理后癥狀未見緩解,則應該及時就醫處理。
中暑了頭暈用什么方法解暑
當發生中暑出現頭暈癥狀后,應盡快脫離高溫環境,轉移至通風陰涼的地方,保持空氣通暢。患者神志清醒的情況下,可適當飲用淡鹽水或含鹽的飲料緩解癥狀,必要時還可口服藿香正氣水、清熱解毒膠囊等,隨后可平躺或半臥位休息,待身體癥狀減輕后再適當活動。
若患者已經出現意識模糊,甚至驚厥、昏迷,并伴發高熱、休克等癥狀時,在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后,需解開衣物放松身體,保持呼吸通暢,并及時撥打120求救,必要時可進行人工呼吸。就醫后需及時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或生理鹽水進行補液治療,癥狀嚴重的患者可適當輸注血漿,以保證血容量正常,預防血壓下降。
此外,伴隨發熱癥狀的患者可輔助冰袋或涼毛巾冰敷降溫,并持續監測體溫,當體溫低于37.3℃時應停止降溫,避免體溫過低,對身體造成損傷。若體溫持續高于40℃甚至出現多器官衰竭,需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同時對于昏迷、呼吸衰竭者給予機械輔助通氣,出現腦水腫者進行脫水治療,還可適當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