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高溫環境下,食物易變質和滋生細菌,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世界氣象組織: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世界氣象組織: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世界氣象組織4日說,熱帶太平洋地區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預計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內出現創紀錄高溫,各國政府應做好應對相關氣候事件的準備。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它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世界氣象組織預測,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續的可能性為90%。
上月8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警報說,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出現,預計持續到冬季,可能會發展為中度厄爾尼諾現象或強厄爾尼諾現象。世界氣象組織預計,本次厄爾尼諾現象的強度“至少為中度”。
這一組織強調,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溫的影響通常在其開始后的一年最為明顯,本次是2024年。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說,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將大大增加打破氣溫紀錄的可能性,“在全球多片地區和海洋中引發更多極端高溫”。
世界氣象組織在最新通報中提及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內容包括預測2023至2027年這五年內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概率達到98%。這一組織區域氣象預報服務部門負責人穆富馬·奧基亞在記者會上說,今后5年“我們可能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依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全球氣候狀況》報告,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原因是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和人類溫室氣體排放造成雙重影響。
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更為復雜。從2020年夏到2023年初春,拉尼娜現象已持續了近3年。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是太平洋赤道中東部海域水溫異常降低現象。一些氣象專家指出,從拉尼娜轉變到厄爾尼諾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
世界氣象組織在最新通報中提醒,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會導致南美洲南部、非洲之角地區、中亞部分地區等降雨量增加,也會導致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南亞部分地區等出現嚴重干旱。
塔拉斯說,宣布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是向世界各國政府發出信號”,應盡快動員并提前準備,降低這一現象對民眾健康、生態系統和各國經濟造成的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的形成原因
東南信風減弱,當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東南信風減弱后,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泛會減少或停止,從而形成大范圍海水溫度異常增暖,傳統赤道洋流和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導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區迎來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則干旱嚴重。
當地球自轉減速時,“剎車效應”使赤道帶大氣和海水獲得一個向東慣性,赤道洋流和信風減弱,西太平洋暖水向東流動,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積而發生海水增溫、海面抬高的厄爾尼諾現象。
高溫天氣如何給孩子做好健康防護?
衣
# 夏季穿衣多選天然纖維#
家長給孩子準備夏季衣物的時候,盡量選擇棉、麻、絲等天然纖維材質,這些材質的衣服具有柔軟舒適、透氣清爽的特點,散熱性較強,且能夠吸收相當于自重20%的水分,并迅速釋放水分。
避免選擇化纖面料制作而成的衣服,由于孩子出汗很多,化纖布料雖然較輕薄,但吸水性、透氣性不好,皮膚很難通過汗液蒸發進行散熱,因而夏天穿這類面料的衣服并不會涼爽。
同時,汗液的過多滯留,還會使皮膚分泌物腐敗、發酵,加之合成纖維在生產過程中混入的單體氨、甲醇等化學成分對皮膚刺激較大,因而容易誘發過敏和多種皮炎。
# 夏季穿衣不是越“清涼”越好#
因為怕熱著了,很多家長會給孩子穿得非常“清涼”,背心、短褲,甚至會給孩子剃光頭。
但如果氣溫超過35℃,皮膚裸露在外不僅不涼爽,反而會吸熱,容易導致中暑。因此夏季給孩子穿衣不要太“清涼”,夏季防中暑最好控制好室內溫度,穿淺色衣服,而不要少穿或不穿。
# 衣物要勤換勤洗#
孩子的汗腺分泌旺盛,容易出汗,如果汗濕的衣服沒有及時更換,則會引起感冒。
此外,孩子衣物、被單和枕巾要勤洗勤換,避免因此而患皮炎等皮膚性疾病。
食
# 保證孩子的飲水量 #
多喝水,但口渴后不宜狂飲,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后體內鹽分丟失過多,不及時補充鹽分易使體內電解質比例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可適當補充一些溫開水、綠豆湯或含電解質的飲料。
劇烈運動后不要立即喝大量冷飲,不要吹空調以及洗冷水澡。夏季氣溫高,人體血管處于擴張狀態,劇烈運動后身體突然遭遇寒冷刺激,如喝大量冷飲、吹空調、洗冷水澡等,易導致全身血管收縮痙攣,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可以在運動后休息3~5分鐘,心率相對平穩后再喝冷飲。
# 營養均衡,飲食清淡 #
少食高油脂食物,飲食盡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會給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
但要注意,高溫環境下人體更需要攝取足夠熱量,應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量。
此外,可多吃水果蔬菜。不宜過度吃冷飲。
# 注意衛生 不吃剩飯 #
天氣炎熱,細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容易變質,應預防食物中毒,不宜吃剩菜剩飯。
餐前飯后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住
# 充足的睡眠 #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但需注意,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 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 #
有的孩子從外面高溫環境回到家后,喜歡開足空調、電扇或立即去洗冷水澡,但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時,建議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攝氏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攝氏度以下。
行
# 戶外活動避開高溫時段 #
根據高溫天氣調整作息時間,避開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間段進行戶外活動。
外出時采取必要的防曬措施,盡量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穿著透氣、散熱的棉、麻等面料衣服。
# 不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
汽車內空間比較密閉,熱量不容易散出去。經太陽一曬,車內溫度會很快升高,如果孩子留在車上就會因高溫而中暑,重度中暑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家長千萬注意不要在高溫天氣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同時告訴孩子這些車內自救方法:
告訴孩子自家車門的解鎖鍵在哪里;如果孩子自己打不開車門,要及時向外呼救,拍打車窗、按喇叭或者按開雙閃吸引路人注意;用尖錘敲碎車窗四個邊角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