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中的古詩
最近熱播的長安三萬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為了更好的讓廣大觀眾了解這其中的劇情,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長安三萬里》中的古詩,歡迎閱讀!
《長安三萬里》中的古詩
《宋中十首》 其一
唐代·高適
梁王昔全盛,賓客復多才。
悠悠一千年,陳跡唯高臺。
寂寞向秋草,悲風千里來。
《將進酒》
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別董大二首》
唐代·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早發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扶風豪士歌》
唐代·李白
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
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
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
梧桐楊柳拂金井,來醉扶風豪士家。
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將軍勢,飲酒豈顧尚書期。
雕盤綺食會眾客,吳歌趙舞香風吹。
原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報恩知是誰。
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脫吾帽,向君笑。
飲君酒,為君吟。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
長安三萬里主角是哪個詩人
長安三萬里主角是兩位唐代詩人,高適于李白。
長安三萬里有哪些詩人
根據電影的配音名單,這部電影主要出現的唐代詩人有:李白、高適、杜甫、張旭、王維、王昌齡、李邕、岑參等,還有唐代樂圣“李龜年”、唐代名將:“哥舒翰”、“郭子儀”。
唐代詩人高適個人介紹
高適(約649年-約713年),字長仲,漢族,山西太原(今屬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才被認為是唐代豪放派詩人中最出色的之一。
高適出生于一個貴族家庭,但他并不喜歡安逸的生活,而是喜歡冒險和探索。他年輕時曾經參與抵抗吐蕃入侵的戰斗,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后來,他離開軍隊,開始從事文學創作。
高適的詩歌風格豪放奔放,語言生動,富有力量。他的詩作以描寫戰爭和邊塞風景為主題,反映了唐代邊疆民族與外族的斗爭以及士兵們的艱苦生活。他的作品深受士人階層的喜愛,被譽為“士人之詩”。
高適的代表作有《塞下曲》、《賦得古原草送別》等。《塞下曲》描繪了邊塞戰爭的殘酷和士兵們的無奈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和平的向往。《賦得古原草送別》以古原草為象征,表達了詩人與故鄉的深情別離之情。
高適的詩歌影響深遠,被后世稱為豪放派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在唐代及后世都得到了廣泛的傳頌和贊賞。
《長安三萬里》劇情介紹
電影講述安史之亂后數年,吐蕃大軍入侵西南,大唐節度使高適交戰不利。長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適向監軍太監回憶起自己與李白的一生往事。
電影以李白和高適兩位大詩人波瀾壯闊的生平經歷,以及彼此的情誼為劇情脈絡;同時,眾多歷史中家喻戶曉的著名詩人、藝術家及愛國將領也會在本片中出場,共同構畫出一幅充滿史詩感的大唐群像畫卷。從燈火盈門的市井酒巷,到長風浩蕩的遼闊原野,大唐開元盛世的璀璨景象映入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