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安三萬里劇情解說
伴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唐詩名句,唐代大詩人高適、李白的故事就此開啟,兩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譜寫出屬于自己的波瀾壯闊的人生篇章,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電影長安三萬里劇情解說,歡迎閱讀!
電影長安三萬里劇情解說
本片以唐代歷史為背景,講述在安史之亂爆發后數年,吐蕃大軍攻打西南。大唐節度使高適交戰不利,長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適向監軍太監回憶起自己與李白的一生往事。進而展現壯美的大唐盛景和高適、李白、杜甫等詩人們的豪情壯志以及唐詩流傳千年的經典魅力。所以說本片的時長也是頗為感人,片長168分鐘,成功登頂全球最長動畫電影。
據悉,影片在點映當日就獲得了極高的口碑和票房,數據顯示點映票房已達2466萬元,成為2023年動畫電影點映票房冠軍。與此同時,電影首映禮也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圓滿落幕,不僅收獲了眾多觀眾的關注,同時還吸引了包括中國電影報道、1905電影網等50家媒體在當日實時全景直播。由此可見,影片主創們的確是下足了功夫,不過從豆瓣留言來看,還是有少數人對影片劇情提出了質疑。
但整體來說,這的確是一部畫面精美的電影,電影的主要視角放在了詩人們的懷才不遇與王朝的危亡衰落。可能很多人看到片名會認為這是一部講述大唐盛世,夜夜笙歌的作品。但其實卻不是這樣的,所以在這里也要給沒看過的朋友打一劑預防針。并且由于影片的內容與歷史相結合,基調偏嚴肅,因而這部作品,實際上是不太適合小孩子,或者是渴望娛樂化的朋友。
不過對于大唐的還原,可謂是在二次元的世界,美輪美奐的為觀眾們展示了出來。畢竟在在全球首映禮·西安主會場觀影結束后,謝君偉導演分享了電影創作心得,其不僅去到陜西歷史博物館觀摩長安城復原圖、查閱唐代文化相關書籍、拜訪專家學者,同時還前往潼關等地采風,通過這部電影帶領觀眾們“夢回大唐。”所以即便是不說劇情,光談畫面,觀眾們也能值回票價。
《長安三萬里》的意義
其實,對于像《長安三萬里》這樣的大型動畫電影來說,該片存在的意義就已經大于影片本身。正如片中所要表達的那樣,只要詩還在,那長安永遠都在,我國五千年文明,自古以來,改朝換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甚至版圖都會發生變化,然而只要我們骨血中流淌的精神不斷,無論怎樣改變都不會失去我們原有的靈魂。
尤其是對于我們這片中華大地來說,對于影視,動漫行業來說,簡直就是一座寶藏。多少年以來,日本,韓國借鑒抄襲的東西還少嗎?更不用說一些被嚴重魔改,甚至是偷取的問候。因此我們需要這樣的作品,可惜我們的動畫行業沒有像日本,或是好萊塢一樣擁有完整的,成熟的產業鏈,因此很多時候,我們的很多動畫作品都是十年磨一劍。
長安三萬里有哪些詩人
根據電影的配音名單,這部電影主要出現的唐代詩人有:李白、高適、杜甫、張旭、王維、王昌齡、李邕、岑參等,還有唐代樂圣“李龜年”、唐代名將:“哥舒翰”、“郭子儀”。
唐代詩人高適個人介紹
高適(約649年-約713年),字長仲,漢族,山西太原(今屬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才被認為是唐代豪放派詩人中最出色的之一。
高適出生于一個貴族家庭,但他并不喜歡安逸的生活,而是喜歡冒險和探索。他年輕時曾經參與抵抗吐蕃入侵的戰斗,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后來,他離開軍隊,開始從事文學創作。
高適的詩歌風格豪放奔放,語言生動,富有力量。他的詩作以描寫戰爭和邊塞風景為主題,反映了唐代邊疆民族與外族的斗爭以及士兵們的艱苦生活。他的作品深受士人階層的喜愛,被譽為“士人之詩”。
高適的代表作有《塞下曲》、《賦得古原草送別》等。《塞下曲》描繪了邊塞戰爭的殘酷和士兵們的無奈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和平的向往。《賦得古原草送別》以古原草為象征,表達了詩人與故鄉的深情別離之情。
高適的詩歌影響深遠,被后世稱為豪放派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在唐代及后世都得到了廣泛的傳頌和贊賞。
遼闊壯美的大唐史詩畫卷
《長安三萬里》以唐代歷史為背景,通過高適視角,講述了其與李白的一生情誼,以及兩人與大唐群星交匯的動人故事。此次曝光的“長風萬里”版定檔預告中,青年高適、李白初次相遇,在一場緊張刺激的槍劍對決中“不打不相識”,心懷理想的兩人,立志一起實現人生抱負,由此開啟了彼此間一生的故事。
而在“望長安”版海報中,近處騎白馬的高適與稍遠處手舉酒杯的李白領銜的大唐群星一道遙望恢弘的大唐盛景,暗合《長安三萬里》片名,“長安”便是大唐群星的理想之地,而“三萬里”便是他們與心中理想的距離。
從長安城的繁華盛景、到江南月夜的詩情畫意、再到邊城戰場的金戈鐵馬。預告展示了影片中多個不同地域,呈現出多面及立體的大唐風貌,也讓主人公高適、李白的人生經歷更顯波瀾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