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集束彈藥_危害有多大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集束彈藥就已經被用于軍事目的。它是一種從空中或通過大炮發射出的彈藥群,一個集束彈藥內可以藏80到600枚子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什么是集束彈藥_危害有多大,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什么是集束彈藥_危害有多大
據英國《衛報》網站6日報道,這是一種在空中爆炸并在大范圍內釋放彈藥或“小炸彈”的武器。國際紅十字會說,它可以通過飛機、大炮和導彈發射。
這些炸彈的設計目的是令覆蓋區域內的所有人都被炸死或重傷。除了炸藥在引爆之初造成破壞外,它包含的許多小炸彈可能不會立即引爆。據國際紅十字會說,在最近的一些沖突中,有多達40%的小炸彈沒能引爆。
報道指出,因此,集束炸彈就像地雷一樣,在爆炸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仍會對平民構成威脅。未爆小炸彈可能會在集束炸彈發射后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后還造成人員傷亡。集束炸彈造成的傷亡有60%發生在日常活動中,有1/3的受害者是兒童。
集束炸彈是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的
第一枚集束炸彈首先由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當時經常被稱作“蝴蝶炸彈”。它們用來打擊民用與軍用目標。該技術由美國、俄羅斯、意大利進一步發展。集束炸彈具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并且在許多國家成為了標準彈藥。在當時,34個國家生產集束炸彈,23個國家使用集束炸彈。1945年,國際社會都同意將廣島與長崎的平民作為集束炸彈的打擊目標。當時,85%的美國民眾同意進行轟炸,根據問卷調查。如果現在進行這樣的問卷調查,情況會截然相反。
美國政府意識到了許多國家與非政府組織表達了對使用集束炸彈的人道主義關注,但是我們也很容易理解一個國家有確保其國家及其盟國安全的責任。
最近已經通過采納的“國防部關于集束炸彈與對平民無意的傷害”的政策很明顯地顯示出了美國政府理解并接受了進行改變的必要性。美國相信新政策將可以更好地在武裝沖突中保護平民與民用設施,同時使擁有與使用這種有用的武器合法化。該政策清楚地顯示美國認識到需要盡量降低對平民與民用設施無意的傷害。
集束炸彈的特點
集束炸彈采用面積覆蓋技術,即把大量的小型殺傷彈、破甲炸彈、燃燒炸彈等裝在一起投放,可使小型炸彈得到合理的運載,將子彈按著目標毀傷概率的最大期望值,一次或逐次投放到預定的面積上。
集束炸彈投彈后根據定距引信所控制的工作時間,它們可在空中預定高度散開或拋出子炸彈,當子炸彈撞擊目標時擊發引爆,形成一定的散布面積,殺傷敵方有生力量和破壞各種技術兵器。 使用子母彈箱和集束彈架,使子炸彈運輸更合理,大大提高了轟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