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運會場館綠色密碼
大運會場館里藏著綠色“密碼” 比賽場館是大運會賽事的重要載體,也是直觀體現綠色低碳辦賽的重要板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都大運會場館綠色密碼,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成都大運會場館綠色密碼
密碼①:場館改造
避免資源浪費,改造提升36個既有場館
據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場館規劃方面充分考慮賽事需求,審慎進行場地選址和規劃,最大程度利用現有場館,最終確定改造提升36個既有場館,規劃設計13個新建場館,有效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通過統籌規劃建設,使多元化場館及賽事安排做到分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并結合先進施工技術控制建造浪費,進一步節約了資源成本,提高了場館建設質量和效率。
堅持“綠色低碳”,既有場館充分利用大運會契機優化自然通風和采光,所有場館進行了LED節能燈具替換,并實現多級照明控制;多個場館加裝布袋風管,使用VRV多聯變頻空調,促進場館高效穩定用能。經改造升級,大幅提高了場館的標準和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城市賽事舉辦和全民健身需求。
其中,四川省體育館作為大運會眾多場館中唯一列入成都“城市記憶老建筑”的場館,30多年來第一次大規模提升改造,也是此次大運會改造場館中施工難度最大、投資額度最大、工期最緊的場館之一。通過植入低碳智能技術,設立先進的燈光照明控制系統、暖通設備、自動消防噴淋系統等現代化設施,實現場館功能迭代升級。
市乒校作為大運會乒乓球運動員的訓練場館,則堅持能借不租、能租不買,優先利用機關現存儲備物資進行保障,場館內辦公使用的桌椅板凳、打印機、電腦等,全為籌措借用。通過精準規劃、合理利用,成為大運會臨建設施最少的場館。
密碼②:場館新建
新建場館,均達到綠色建筑二星級標準
據悉,大運會新建場館充分利用新型建筑技術、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化技術手段,實現場館低碳、節能、環保效果的最大化,并全面采用綠色建材,減少建筑垃圾和污染物產生。新建場館均達到綠色建筑二星級標準,塑造出多個獨樹一幟的城市新地標,成為成都踐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東安湖體育公園:采用最環保的施工方法】
東安湖體育公園作為大運會開幕式主場館,由“一場三館”組成,含4萬座大型甲級體育場、1.8萬座特大型甲級體育館、3000座甲級游泳跳水館、小球館。遵循綠色低碳設計理念,注重建筑與周邊環境的融合,集成應用9大項、38小項建筑業新技術,建筑形態凸顯金沙文化“太陽神鳥”,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成為國內領先的體育娛樂新場景。主體育場首次在西南地區大規模采用“預制清水砼看臺板”,該項新材料100%工廠定制生產,無現澆、無裝飾,是目前最為環保的施工方法;“三館”外立面由科技感極強的水平金屬百葉構件裝飾,以整體統一形式呈現,實現功能空間有機整合。
【鳳凰山體育公園:新型技術實現“保溫隔熱降噪”】
鳳凰山體育公園坐落于北部區域城市發展的重要節點,由“一場兩館”組成,含6萬座專業足球場、1.8萬座綜合體育館以及一座多功能館。建設過程中,通過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提前解決管線碰撞和標高需求,避免材料的浪費,同時還采用了索膜結構屋蓋系統、穿孔鋁板外遮陽系統、蒸壓輕質混凝土(ALC)條板隔墻系統等新型技術,達到保溫隔熱降噪、提高建筑壽命、增加舒適度等效果。場館外立面設計靈感源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蜀錦”,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并入選“2022中國新時代100大建筑”。
【新都香城體育中心:年回收雨水3000噸以上】
新都香城體育中心場館是成都大運會第一個竣工的新建場館,主要包括體育館、游泳館、全民健身館、全民健身用房、室外足球場及配套用房。植入“海綿城市”理念,周圍地面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技術,可以讓地面高效滲水、透水,持續保持路面干爽、安全。更重要的是,場館還具備雨水自然留存的功能,年回收雨水3000噸以上,基本滿足場館綠化養護用水。
密碼③:場館使用
大運惠民,充分考慮到賽后的可持續利用
成都蓉城隊球迷在鳳凰山體育公園足球場的“萬人吶喊”“萬人合唱”已成為現象級名場面,場均觀眾接近4萬人;作為成都最早的大型綜合游泳場,猛追灣游泳場經改造后設施設備先進完善,為專業水上項目訓練提供優質條件,同時保持場館票價不變,讓市民平價感受高品質的運動樂趣……
據悉,大運會場館建造充分考慮到賽后的可持續利用,更加注重全民健身需求。場館內部的各種設施和服務項目為參賽和觀賽人員提供了更加舒適便捷的服務,在賽事結束后將進一步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成都市體育局先后制定了大運會場館開放惠民行動方案與開放清單,有序推動大運場館應開盡開、充分利用。今年還開展“‘民’心閃耀·‘惠’聚蓉光——大運場館健身門票免費領”活動。自成都大運會籌辦以來,場館已累計開放近8萬小時,服務超過510萬人次,舉辦各類賽事730項,近2000場次;依托大運場館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服務1800余場次。
成都大運會的舉辦時間及地點
2023大運會舉辦時間是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地點是成都。
成都大運會博物館位于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展廳面積3300平方米,館名由中國書協主席孫曉云題寫,按“時代使命”、“責任擔當”和“全球盛會”三個篇章布展。
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總建筑面積為32萬平方米包含“一場三館”分別為承擔開閉幕式的4萬座甲級體育場承擔體操比賽的1.8萬座甲級多功能體育館承擔游泳比賽的4500座甲級游泳跳水館和一座綜合小球館。
成都大運會的吉祥物及真實形象
成都2023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吉祥物“蓉寶”以熊貓為原型創作,手中握有“31”字樣火焰的大運火炬,蓉寶的耳朵、眼睛、尾巴也呈現火焰形態,被譽為“國寶”的熊貓是成都極具特色的對外傳播標識物,是天府之國享有高知名度的個性名片。
蓉寶面部構思參考了傳統藝術瑰寶——川劇的臉譜樣式,是川劇這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又一次與時俱進的創新體現。
經過全球票選,來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芝麻”,成為成都大運會吉祥物“蓉寶”的真實形象,并面向海內外粉絲啟動全球直播。
作為成都大運會的真實版吉祥物和獨特新名片,“蓉寶”將發揮它的使命,通過建立強大的粉絲后援團,持續提升成都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成都大運會的門票開售消息
成都大運會第二階段比賽門票于7月6日上午10時正式上線銷售。第二階段門票包括包括田徑、游泳、排球、網球、射擊5個項目,共計86個場次,近9萬張門票。
6月16日,成都大運會第一階段門票銷售開啟,包括跳水、跆拳道、柔道、武術、擊劍5個項目共計53個場次。據成都大運會執委會票務中心主任陳婷婷介紹,截至目前,第一階段門票銷售率已超過90%,目前僅部分場次還有少量余票。
成都大運會體育比賽門票價格共分為580元、480元、380元、280元、180元、120元、80元、50元、30元9檔,根據場館及賽事項目不同,每場比賽最多3檔票價、最少1檔票價。
此外,成都大運會將在賽艇、射箭、射擊項目上采用電子門票形式,購買電子門票入場的觀眾,可直接刷居民身份證件入場或持有效身份證件更快捷、更方便地入場觀賽。
成都大運會門票購買方式
1、“成都大運會官方票務”小程序(掃碼進入)
2、成都大運會官方票務網站
3、線下授權門票銷售點和賽事場館售票亭等渠道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