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熱一天”紀錄接連被打破
“全球最熱一天”紀錄接連被打破!天氣為什么越來越熱?原因是厄爾尼諾現象重振旗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球最熱一天”紀錄接連被打破,歡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喲!
“全球最熱一天”紀錄接連被打破
據研究,從 7 月 3 日開始的四天里,全球平均氣溫已經三次刷新了歷史最高值。在 3 日和 4 日全球平均氣溫連續兩天達到新高、 5 日全球平均氣溫與 4 日持平之后, 6 日全球平均氣溫又一次創造了新紀錄。
美國國家氣象局的數據顯示, 7 月 6 日全球平均氣溫為17. 23 攝氏度,再次超過了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自 1979 年有記錄起的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紀錄。
在僅僅四天的時間里,全球平均氣溫已經三次達到新高,分別是 7 月 3 日的17. 01 攝氏度、 7 月 4 日的17. 18 攝氏度和 7 月 6 日的17. 23 攝氏度。
來自非營利環境數據分析組織的科學家羅德說,近期的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是由于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長期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短期氣溫上升共同作用的結果,未來一個半月全球平均氣溫還會繼續上升。
科學家發現,從氣溫和海洋表面溫度來看,剛剛結束的 6 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 6 月。而自 1980 年起, 6 月份的氣溫和海洋表面溫度一直都在上升。
世界氣象組織 4 日宣布,熱帶太平洋七年來首次出現厄爾尼諾狀態,這可能會導致全球氣溫飆高、破壞性天氣和氣候模式的發生。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說,厄爾尼諾的出現將大大提高打破氣溫紀錄的可能性,在世界許多地方和海洋中也可能會出現極端高溫。世界氣象組織宣布厄爾尼諾出現,目的是動員各國做好預警,提前應對,以減輕對人類健康、生態系統和經濟的影響。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說法,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溫的影響通常在它出現后一年內顯現出來,因此本次厄爾尼諾現象對氣溫的影響可能在 2024 年最明顯。
天氣為什么越來越熱?
天氣變熱是因為地球氣候系統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溫室氣體增加:人類活動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它們可以阻止地球表面的熱量逸出,導致氣溫上升。
2. 自然氣候變化:地球的氣候是存在自然變化的,例如太陽活動周期、海洋環流變化等,這些因素也會對氣候產生影響。
3. 都市化和工業化:人類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導致建筑物、道路、工廠等大量的混凝土和金屬結構,它們能夠吸收和釋放熱量,使城市和工業區的氣溫較周圍地區更高。
4. 破壞生態平衡:砍伐森林、開墾土地、過度放牧等人類活動破壞了生態平衡,導致土壤和水源的持續變化,進而影響氣候。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天氣越來越熱是全球氣候變化的趨勢,但具體的地區和時期可能存在差異。同時,科學界對于氣候變化的研究仍在進行中,有關問詢應以科學研究為準。
厄爾尼諾現象重振旗鼓
厄爾尼諾現象:原因與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氣候現象,指的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海水溫度異常上升的情況。該現象通常持續數月至兩年,對全球氣候產生重要影響。近期研究指出,2023年可能再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并導致今年夏天出現歷史上最高氣溫。
那么,厄爾尼諾現象是如何影響全球氣候的呢?首先,此現象會導致大氣中的熱量增加,進而引發極端天氣事件,如暴雨、干旱、颶風等。此外,它還會改變海洋生態系統,使得魚類資源減少,從而影響沿海地區的漁業生產。最后,由于熱量在大氣中不斷累積,厄爾尼諾現象有可能導致全球氣溫不斷攀升,從而推動全球變暖進程。
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隨著全球氣溫逐年上升,生態系統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升溫將改變動植物種群的分布。許多生物只能在特定的溫度范圍內生存,而氣候變暖可能使這些生物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導致它們的種群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此外,氣候變化還會加劇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如洪水、干旱等,進一步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嚴重的極端天氣現象不僅會擾亂自然界生物的正常生活,還會破壞棲息地,影響生物間的相互依賴關系。
上周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周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與美國緬因大學匯編的初步數據,7月6日,全球氣溫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7.23℃。
這超過了7月4日和5日創下的17.18℃的聯合紀錄,而后者之前曾打破了7月3日創下的17.01℃的紀錄。自19世紀50年代有儀器記錄以來,過去7天是地球上最熱的7天。德國萊比錫大學Karsten Haustein說,地球上一次如此炎熱是在大約12萬年前的艾木間冰期。
“我們現在目睹的情況表明,氣候變化已經失控。”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早些時候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我們拖延采取必要的關鍵措施,那么我們就面臨走向災難性的局面,正如這些氣溫紀錄所表明的那樣。”
這些紀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歐盟氣候監測服務機構的證實。該機構表示,其ERA5數據集也記錄了7月3日和4日創紀錄的全球地表氣溫。初步數據顯示,7月5日也是氣溫創紀錄的一天。
緬因大學氣候再分析的數據顯示,在本周之前,2016年8月和2022年7月共同記錄了此前的最高溫度,當時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6.92℃。
科學家表示,全球氣溫升高是由氣候變化和北大西洋上空異常的波浪狀強風帶,即噴射氣流共同驅動的。
過去幾周,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各地經歷著灼熱天氣,一些地方的氣溫飆升至46℃以上。英國利茲大學Piers Forster說,持續的熱浪是由Ω形急流引起的,這種急流維持了炎熱的天氣,并助推了創紀錄的全球氣溫。Forster表示,這種“波浪狀”的急流模式可能是氣候變化的次要影響,可能意味著這種破紀錄的高溫在未來會變得更加普遍。
“我們確實觀察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但次生氣候變化也可能對環流產生影響,這非常令人擔憂,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更頻繁地陷入這種長時間的極端高溫中。”Forster說。
美國伯克利地球公司Robert Rohde說,厄爾尼諾現象加劇,即太平洋溫度升高導致全球變暖和更極端的天氣,可能意味著今年晚些時候將出現更多破紀錄的天氣狀況。
Haustein指出,南極洲的冬季氣溫比往年要高,這導致今年海冰水平會創歷史新低,也將使全球平均氣溫高于正常水平。“這個因素再加上厄爾尼諾和人類造成的持續氣候變化,意味著我們應該會見證一個新的紀錄。”
“隨著厄爾尼諾的結束,可能在大約兩年后,全球平均氣溫將回落到正常水平。”氣候變化意味著將有一個持續變暖的基線需要應對,Forster認為,盡可能快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減少未來創紀錄高溫發生的最佳途徑。
全球多地高溫恐迎來厄爾尼諾“大烤”
近期,美國、英國、法國等頻頻出現高溫天氣,部分地區不斷刷新高溫紀錄。氣象專家警告稱2023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世界氣象組織近日也發布報告稱,熱帶太平洋地區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預計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內出現創紀錄高溫,各國應做好應對相關氣候事件的準備。
今年春天是西班牙有記錄以來最熱春天,也是第二干燥的春天。法國三分之二的地下水低于正常水位,部分地區還出現森林火災。北歐地區的氣溫也在升高。挪威、瑞典、丹麥、芬蘭等地發生小規模野火。北美洲也遭遇高溫天氣。美國多州近期持續高溫,美國緊急事務管理部門預測,熱浪或將在南部引發暴雨、龍卷風等惡劣天氣。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說,上個月世界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5月氣溫也幾乎“看齊”歷年最熱紀錄。氣溫“爆表”導致干旱,引發極端天氣,助長火災發生——這些后果已在全球多地顯現。世界氣象組織認為,結合世界多地的模型預測和專家評估意見,2023年7月到9月間出現厄爾尼諾事件并持續到年底的可能性為90%,且“至少為中等強度”。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它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厄爾尼諾通常會導致干旱少雨的地區可能發生洪澇,某些多雨的地區可能出現干旱,此外在全球多片地區和海洋中引發更多極端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