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沒開空調致熱痙攣咬斷2顆牙
獨居老人沒開空調致熱痙攣咬斷2顆牙!什么是熱痙攣?熱痙攣怎么急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獨居老人沒開空調致熱痙攣咬斷2顆牙,歡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喲!
獨居老人沒開空調致熱痙攣咬斷2顆牙
老人熱痙攣住進了ICU
近日,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日前接診了今年第一位熱痙攣患者。
“過10分鐘有一位高熱昏迷的老年患者將要送來,請做好搶救準備。”隨著一陣緊促的電話鈴聲,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搶救準備工作中。
7月2日下午16點整,120推進一位79歲的張奶奶,只見張奶奶意識不清,渾身時不時地抽搐,全身大量出汗,體溫高達40.2℃。
結合其他指標考慮是熱痙攣,醫護隨即開通兩路靜脈通路快速補液,采取了降溫、腦、抗驚厥等救治措施,但情況不容樂觀,經一番診治后送ICU進一步對癥治療。
為防治氣道堵塞,醫護還在張奶奶嘴中放入了口咽通氣管,但因為張奶奶不停地在抽搐,咬著管子的牙齒一直在用力,硬是把牙齒咬斷了兩顆!據了解,張奶奶是一位獨居老人,在家坐著未開空調和風扇,由于室內過于悶熱導致昏迷,后被子女發現后得以送院。目前,老人仍住在ICU。
什么是熱痙攣?
熱痙攣就是干熱環境中機體大量出汗,造成體液過量丟失,出現以大肌群痙攣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是重癥中暑的一個臨床類型。出現熱痙攣時,可以進行現場救護,如轉移、降溫等,同時要立即去醫院救護,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熱痙攣怎么急救?
一、現場救護:
1、轉移:發生熱痙攣需要將患者脫離高溫環境,并迅速將患者轉移到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平臥休息,幫助患者松解或脫去外衣;
2、降溫:輕癥患者可反復用冷水擦拭全身,直至體溫低于38℃,或者可使用扇子、電風扇或空調幫助降溫。
二、醫院救護:
1、藥物降溫:熱痙攣的患者,可以進行藥物降溫,防止肌肉震顫,減少機體分解代謝,減少機體產熱,擴張周圍血管,常用水楊酸類藥物進行治療,如水楊酸鈉、阿司匹林;
2、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熱痙攣的患者,如果發生早期循環衰竭,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定濃度的葡萄糖鹽水輸液,糾正患者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但速度不宜過快,并加強觀察,以防發生心力衰竭;
3、其他方面:熱痙攣的患者,應適當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阿莫西林等,如果患者出現躁動不安、抽搐等情況,注意禁用鎮靜催眠藥,如阿普唑侖、艾司唑侖等,緩解患者的癥狀。
出現熱痙攣的患者,需及時去醫院就醫進行急救措施,同時生活中建議避免長時間在高溫或者不通風的環境下進行工作,以及體力勞動,防止發生熱痙攣的情況。
熱痙攣的主要癥狀
熱痙攣的主要癥狀一般表現為肌肉抽動、頭暈、四肢無力等癥狀,嚴重者可能會伴隨著暫時性休克等癥狀,熱痙攣表現癥狀和受熱的嚴重程度有一定關系。
熱痙攣屬于一種急性疾病,通常是在高溫環境下引起的,被稱為中暑,比如經常在高溫環境和密不透風的環境下會導致人體體溫功能發生紊亂,也會造成臟內功能失調,患者首先會表現出口渴、頭暈、出汗、無力等癥狀,還會伴隨著體溫升高,體溫升高后可能會刺激中樞神經,則會出現陣發性肌肉抽動。如果受熱比較嚴重,熱痙攣的癥狀也會加重,有可能會變現為暫時性休克的癥狀,通常是突然昏厥的表現。
熱痙攣引起的不適感首先需要進行降溫,脫離高溫環境,盡量解開衣物,建立靜脈呼吸通道,保持局部通風透氣,適當的喝一些淡鹽水來補充體力,預防發生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如果發生突發性休克、暫時性休克等癥狀,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靜脈滴注生理鹽水來緩解不適。
熱痙攣的典型三種表現
熱痙攣是由于患者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之下,導致大量出汗,從而引起體內大量丟失水和鈉鹽引起的疾病,典型表現不只三種,早期往往癥狀較輕,而后期典型癥狀則以疼痛、痙攣為主。
1、早期表現:此時人體丟失的水和鈉離子數量較少,因此臨床癥狀較輕,患者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乏力、心悸胸悶、精神疲憊、動作不協調等;
2、后期表現:此時人體已經丟失相當數量的水和鈉離子,人體會因細胞外液中的鈉離子缺乏,表現為四肢陣發性強直性痙攣,多見于雙下肢腓腸肌等部位,還往往伴有全身肌肉疼痛、腸道平滑肌痙攣等,具體表現為腹部絞痛和呃逆。
出現熱痙攣典型表現是一種極為危險的信號,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可發展成為熱衰竭或者熱射病,病情進一步加重可能會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