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高溫津貼標準一覽表
高溫津貼是為保證炎夏季節高溫條件下經濟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保障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身體健康,決定適當提高職工夏季清涼飲料費發放標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全國高溫津貼標準一覽表,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全國高溫津貼標準一覽表
哪些人群可領取高溫補貼?
判斷是否屬高溫補貼發放對象有兩個標準,符合其一即算。分別是:從事露天崗位工作;用人單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作業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前者一般包括建筑工人、交警巡警、環衛工人、戶外線路檢測人員、倉庫搬運工等;后者一般煉鋼工人、機械鑄造工人等,具體需要看工作場所的溫度。像一些工廠的鐵皮廠房,里面若溫度超過33℃,也應發放高溫補貼。
在發放高溫費方面有哪些具體規定?
根據規定,如果企業安排勞動者在35°C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C以下的,都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此外,單位還應該向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提供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應發放高溫津貼但用人單位沒有發放的,勞動者可以向用工管轄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給予補發;逾期未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哪些企業應該發放高溫補貼?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稱用人單位。23號文明確,雖然夏季高溫津貼的發放主體是企業,但是“有雇工的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參照執行。”
個體工商戶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依法經核準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自然人。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如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中學、大學,民辦醫院、療養院,民辦藝術表演團體,民辦福利院等。
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看出,高溫補貼的發放具有強制性的特征,在六至九月分期間,只要是在高于33攝氏度環境下工作的職員,企業單位都必須按照江西省高溫補貼發放標準進行發放高溫費,且由于高溫費是職員工資的一部分,故而是需要現金發放的。
辦公室有高溫補貼嗎?
在辦公室是有高溫補貼的,但是條件必須是室內溫度到達33度以上。勞動者從事露天崗位工作以及用人單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作業場所溫度降低到33攝氏度以下,不含33攝氏度的統稱高溫作業,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并在工資清單中列明具體項目及數額。
勞動保障部門提醒,高溫下工作應發放高溫補貼。高溫補貼不得列入最低工資中。按照國家勞動保障部門的相關規定,當氣溫超過35攝氏度時,企業應依據勞動合同中簽訂的內容,視工種和工作環境的不同,向職工發放高溫補貼。但目前有個別企業在發工資時雖然名義上發放了高溫補貼,但卻將高溫補貼金額計入最低工資中,侵害了職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