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溫紀錄連續兩天刷新
全球高溫紀錄連續兩天刷新最新!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全球高溫紀錄連續兩天刷新最新數據顯示,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全球高溫紀錄連續兩天刷新最新數據顯示
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數據顯示,地球表面平均氣溫4日再創新高,達到17.18攝氏度。
自1979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本月3日和4日地球表面氣溫接連刷新最高紀錄。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監測,地球表面平均氣溫3日刷新先前紀錄,達到17.01攝氏度。在此之前,2016年8月14日和2022年7月24日均創下16.92攝氏度的全球最高溫紀錄。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5日在社交媒體發布消息說,3日全球平均氣溫創下最高紀錄。
一些專家認為,全球高溫紀錄今年可能還將多次刷新。美國獨立氣溫監測組織“伯克利地球”的科學家羅伯特·羅德4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說,今后6周可能多次刷新“全球最熱的一天”紀錄。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研究人員薩拉·卡普尼克說,當前全球高溫天氣是厄爾尼諾現象和全球變暖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些以往相對涼快的地區今年也出現高溫天氣。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城鎮北格倫維爾,由于天氣炎熱,當地的冰球場作為避暑場所向公眾開放。據美聯社報道,北格倫維爾5日氣溫達到32攝氏度,但由于濕度較大,體感溫度為38攝氏度。該鎮發言人吉爾·斯特迪說:“我感覺現在好像生活在熱帶國家。”
高溫津貼什么時候可以享受?
兩種情況可享受高溫津貼。一是高溫,即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二是高濕,因廣西氣候特點,高溫季節常有高濕現象伴隨,且持續時間長,因此,同樣適用于享受高溫津貼。
關于高溫津貼的相關法律法規
《關于發布企業高溫津貼標準的通知》為保證炎熱夏季高溫條件下各用人單位生產(工作)活動的正常進行,切實保障勞動者在生產(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和身體健康,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我區實施企業高溫津貼的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10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工作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高溫津貼標準可在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之間。
二、高溫津貼是對勞動者在特殊勞動環境下付出的額外勞動消耗所給予的額外的必要補償,應在企業“應付工資”項下列支,做單列工資統計入企業工資總額。實施高溫津貼后,企業不得另以貨幣形式在其他項下向勞動者支付防暑降溫費。
三、實施高溫津貼后,用人單位仍應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積極采取其他防暑降溫措施,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加班加點,減少高溫時段作業。同時,要繼續安排好生產(工作)場地的清涼飲料供應(有關費用按現行規定在“勞動保護費”列支),以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四、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也不能因實施高溫津貼而降低勞動者工資。五、用人單位要加強女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含33℃)的工作場所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高溫作業分級》國家標準中第三級以上的高溫場所作業。
高溫預警最新消息
當前高溫熱浪持續席卷北方,氣象部門預測2023年或成為歷史上最熱夏季。7月10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并預計7月10日白天,北京東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及浙江東部、福建東部等局地可達40℃以上。與此同時,以熱字為招牌的“三伏天”即將開啟!今年是7月11日入伏,而且又是超長待機的40天,歷史觀測數據顯示江淮江南常年在這個時段高溫占比確實最高,名副其實的熱在“三伏”。
高溫預警分幾級什么顏色?
在一定的時間內,最高溫度達到一定的高度則為高溫預警。高溫預警信號分3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