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具體時間
今天入伏,今年的三伏大幕也正式開啟。三伏天處于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今日入伏具體時間今日入伏具體時間,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今日入伏具體時間
2023年7月11日0點00分00秒,正式入伏。這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來了。今年“三伏”共40天。
我國傳統歷法規定,“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數則不固定。這是因為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為10天,有時為20天。
三伏天養生6大禁忌
7月11日正式入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
三伏天養生禁忌:①忌猛吃冷飲;②忌不開窗通風;③忌冷風直吹;④忌只吃果蔬;⑤忌不出汗;⑥忌過度鍛煉..
入伏吃什么食物最好?
入伏意味著要進入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入伏以后由于天氣過熱,大部分人可能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這時可以吃些冬瓜、藕、綠豆湯等食物來緩解癥狀。
1、冬瓜:冬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潤腸通便,緩解水腫。同時冬瓜性寒,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
2、藕:藕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具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同時還可以起到健脾開胃的作用,所以三伏天是可以食用藕的。
3、綠豆湯:綠豆性寒,食用綠豆湯則可以緩解高溫帶來的心情煩躁,起到清熱解暑,提升食欲的作用。
入伏以后天氣漸熱,盡量避免過度食用冷飲,以免造成腸胃不適,飲食多以清淡為主,可以多次水果蔬菜。
入伏后怎樣將體內濕氣排出
入伏就是進入三伏天的意思,也就是進入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入伏后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排除體內的濕氣:
1、按摩:可以通過按摩某些特定的穴位來使身體發熱、出汗來排除體內的濕氣。常見的穴位為承山穴。
2、食療: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通過食療來排出體內的濕氣,常見的有排濕氣的藥物有綠豆、薏米、赤小豆、冬瓜、生姜等。但是服用上述食物的量不能過多。
3、藥物排濕:常見的藥物有參苓白術散、平胃片。藥物調理,也可以讓體內濕氣排出的。
以上用藥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藥。
入伏后飲食調理
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麥制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在夏季人們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盡量不吃辛辣溫燥食物。
還要避免生食冷飲過度導致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在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欲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
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于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著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為溫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于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