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伏天時間表查詢
6月以來,我國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不少人直呼“熱度爆表堪比三伏”。這樣的熱度還在持續,今天(7月11日)我國正式入伏,這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以下是小編匯總關于2023三伏天時間表查詢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2023三伏天時間表查詢
連續第9年長達40天
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長版”。今年是“加長版”三伏天,7月11日入伏,8月19日出伏,這是自2015年以來連續第9年三伏長達40天。
伏的日期是我國古人按照干支紀日法推算的,俗語說:“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今年的夏至是公歷6月21日,從夏至日算起,第一個庚日(庚戌日)便是6月21日;第二個庚日(庚申日)是7月1日;第三個庚日(庚午日)是7月11日,于是7月11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初伏持續的時間固定為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從7月11日至7月20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第一個庚日。今年立秋是8月8日,往后找到的第一個庚日(庚子日)是8月10日,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續的時間也固定為10天,所以今年的末伏就是從8月10日至8月19日。
初伏和末伏之間的時間都是中伏,根據庚日來得早晚不同,留給中伏的時間一定是10天或20天,因此整個三伏的時長一定是30天或40天。今年的中伏從7月21日至8月9日,為期20天,今年的三伏也就是“加長版”的40天。
12省份極易出現中暑天氣
據中國天氣網7月11日報道,6月以來,我國北方華北、黃淮等地經歷多輪高溫天氣,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東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突破當地歷史極值,江南、華南等地則多以悶熱高溫天氣為主。三伏還未到來就已經這么熱,今天入伏會不會更熱?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表示,今年頭伏期間,華北平原等地高溫將先消減再發展,而南方部分地區將維持大范圍高溫悶熱的天氣格局,桑拿天超長待機。天津、河北、山東、河南、新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西、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區熱力值拉滿,在部分時段極易出現中暑天氣。
頭伏哪里最熱
從常年(1991年至2020年)頭伏期間省會級城市高溫排行榜來看,10天中杭州平均高溫日數有5.9天,位居榜首;其次是重慶、南昌、長沙,平均高溫日數達均達5天以上;而福州、武漢也實力不俗,達4天以上。
近30年來,我國頭伏出現高溫全勤的城市呈現逐漸增多的態勢。尤其進入21世紀,杭州、長沙、福州、重慶等城市頭伏期間經常出現持續性高溫。像2009年頭伏期間,杭州、武漢和長沙高溫全勤,也就是連續10天出現高溫天氣,南昌和重慶有9天;2018年頭伏期間,鄭州、武漢和重慶高溫全勤,合肥、南昌、杭州和長沙的高溫日數也占頭伏日數的80%以上,可謂是熱力四射、耐力十足。
夏季三伏天如何進行避暑
1、出門帶好防曬的工具,遮陽傘,墨鏡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注意涂抹防曬霜。最好不要再烈日下行走。
2、要注意多休息。夏天本來就是晝長夜短,睡的晚,起的早些。所以,要注意保證自己合理的睡眠。
3、多喝水。夏天出汗多,不要等到極度口渴了的時候,再去喝水。要時時備上涼白開水,隔一段時間喝上一些。
4、祛濕氣。天氣悶熱,潮濕,防暑的同時要注意祛濕氣。情緒不要過于煩躁。多雨潮濕的季節,一些有關節疾病的人要多留意。
三伏天5個的防暑誤區
1、不宜多吃冷食
炎熱夏季,如果胃腸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會加快蠕動,縮短食物在小腸里的'停留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同時,由于夏季氣溫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胃腸內的溫度也較高,如果驟然受冷刺激可導致胃腸痙攣,引起腹痛。
2、洗冷水澡“降溫”是誤區
很多人認為用冷水“沖涼”讓人更舒服,又能起到降溫的作用。但事實上,大汗淋漓時用冷水“沖涼”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得體內的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從而易引起各種疾病。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選擇溫水浴,因為洗溫水浴散熱更快,而且浴后會讓人感覺通體清爽。
3、電風扇、空調等制冷工具別吹過久
電扇吹得過久會破壞出汗的均衡狀態,使人感到頭痛、頭昏、腿酸手軟、全身不適,嚴重者還可能誘發其他疾病,
盛夏之夜開著電扇入睡,更容易受涼。尤其老年人和兒童更應注意。
很多人認為,在高溫天氣,室內空調開得越低越舒服。可事實上,空調開得過低,會使室內室外溫差過大,容易中暑。
4、潑水降溫不科學
很多人喜歡在室內潑水降溫。事實上,用潑水的方法,的確會使水汽蒸發,帶走一些熱量,因此,剛潑完水時,室內氣溫會暫時下降。但是,如果室內通風透氣不好,空氣不流通,在地面上潑水,蒸發的水汽難以向外散發而滯留在空氣中,就會使室內空氣濕度不斷增大,而且,時間稍長,室內氣溫又會上升,這時,就會使人感到室內更悶熱,從而引發中暑。
此外,由于夏季溫度高,水分蒸發快,室內的細菌和塵埃隨著水汽進入空氣中,使空氣比潑水前更混濁。
5、保持必要的午睡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高,人的新陳代謝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勞。加上夜間炎熱,睡不安穩,導致睡眠不足。因此,中午睡上一二個小時,對健康大有裨益。可使身體各系統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項好措施。
三伏天降溫小妙招有哪些
1、出門帶個小風扇
可以在網上買個迷你小風扇,出門的時候可以帶來些許涼意。
2、在身體的適當部位噴水
身體潮濕,可以降溫,最好的做法是保持身體的脈搏點和血壓點濕潤。你可以用水在以下部位噴灑10秒鐘:太陽穴、肘部內側以及膝蓋后面。這樣可以更快速地降低身體溫度。
2、用噴霧增加風扇帶來的涼意
首先你需要用噴霧噴灑面部或身體,然后開啟風扇即可。事實上,保持皮膚濕潤再加上風力降溫可以降低體感溫度,這也是為什么在冬天有風或潮濕的天氣我們會感覺更冷。如果你是呆在家中,洗澡后使用此方法效果會更佳。
3、弄濕頭發
幾乎沒有人會想到這種方法,但它確實可以讓你快速并持久地保持清爽感。但是要是熱的出汗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4、戴略濕的帽子或發帶
如果你是在室外,可戴一頂略濕的帽子,在室內則可選擇發帶。此外,事先在冰柜中冷卻手帕或絲巾也會起到很好的降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