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的反面是活力不是快樂
通過抑郁癥的挑戰,人們可以培養出更強的心理韌性和逆境應對能力,促進個體面對未來困難時更好地適應和應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抑郁的反面是活力不是快樂,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抑郁的反面是活力不是快樂
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并不是要去找到偉大的意義和決策,讓你的抑郁看起來意義非凡,而是要去尋找這樣的意義,能夠讓你思考,當抑郁卷土重來,這會向下地獄般痛苦,但是我會受益良多。
我從自己的抑郁中看到情緒的作用能夠如此之大,甚至能夠蓋過客觀存在,而且我發現我的這段經歷,讓我能夠更加強烈和專注的,去感受和體會積極向上的情緒。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我想,雖然我很厭惡抑郁時候的狀態,也很厭惡抑郁舊病復發,我還是會尋到一種方法接受并愛抑郁的自己。
我愛它,因為他迫使我去尋找快樂,并牢牢抓住。我愛它,因為它讓我在生活中,牢牢抓住讓我活下去的理由,雖然有時候也會不那么理性,雖然偶爾也會游戲人生。而這,我想是非常值得高興和贊賞的事情。
中國學生群體抑郁發病率為23.8%!
中國學生群體抑郁發病率為23.8%!幾乎是每4個人中就有1個抑郁癥!
2020年初,《中國抑郁癥領域白皮書》發布,從1997-2015年,一項關于中國大學生的研究表明:
中國學生群體的抑郁發病率在23.8%;這是什么樣的概率?幾乎是每4個人中就有1個抑郁癥!
北京大學教授,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同時擔任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曾經在2016年第九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做主題演講:
《時代空心病與焦慮經濟學》論壇中講過:北大一年級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還有40.4%的學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我現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這樣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
作為高校的心理科醫生徐博士最后說:我們在北大,是國內一流的大學,可能家長們并不知道,你們千辛萬苦培養出來的孩子卻成為了治療中心的來訪者!
同時,徐凱文博士提出“空心病”一詞,該病癥是以缺乏意義感和存在感為核心問題,以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為主要癥候群,以反復的自殺意念、自殺嘗試威脅著自己的生命安全,以一流大學中的一流學生為主要患病群體的一種大學生心理障礙。徐凱文博士認為很難在現有的精神病學里去描述和治療這一類疾病,曾把這類癥候描述為心理癌癥,隨后專為這種癥候創造了一個新的病種——空心病。
無論是抑郁癥還是空心病,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都要比過往的年代好了許多,但心理抗挫的能力卻比過往的孩子要差了許多,社會新聞中經常會有學生抑郁、自殺的消息,而我們身邊也不乏有中學生如何叛逆、厭學的案例,好像,時代變了,孩子們的抗挫能力卻退行了.
大學生如何治療抑郁癥呢
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大學生抑郁癥治療的第一步就是將自己的生活作息合理化,改掉翹課出去玩兒或睡懶覺的習慣。盡量避免酗酒、暴飲暴食,每天至少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讓自己充實起來。否則,整天無所事事,或打了一天網游,心理不會產生滿足感,只會產生失落感,進而加重抑郁情緒。
二、沐浴陽光多做運動
據有關的研究證實,陽光是極好的天然抗抑郁藥物,而早晨的陽光效果最佳。因此有冷淡消沉、無精打采、學習效率下降等抑郁癥狀的大學生在陽光照耀下會漸漸找回放松的心情。同時,大學生抑郁癥治療還可以采用運動療法,比如打球、跑步、散步等等。
三、合理宣泄抑郁情緒
從個體心理的角度而言,人都有交流、宣泄、歸屬的需要,哪怕是身處荒島,也會自言自語或向花草樹木鳥獸傾訴。因此大學生抑郁癥治療的方法中,也有一種宣泄療法。宣泄的對象可以是自己的父母家人,也可以是知交好友,或者也可以在網上傾訴給陌生卻又熱心的網友聽。
如果抑郁癥比較嚴重,那么最好的方法,還是找心理醫生談談,現在很多大學都配有心理輔導中心,大學生們應該充分地利用這些學校的資源,多和心理醫生交流,掌握應對低落情緒的方法,預防抑郁癥的出現。
抑郁癥的高發群體有哪些
首先有一部分人是青少年的患者,18歲到25歲的青少年,這一部分是抑郁癥的高發人群。其次還有一部分是圍絕經期的老年人,五六十歲的老年患者,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這段時間也特別容易出現抑郁癥的表現。最后職業和抑郁癥的發病也有一定的關系。有一些比如教師、醫生從事一些比較高級的知識分子,比如記者,還有一些IT從業人員經常會用腦,工作壓力比較大,處于服務行業這方面的人群抑郁癥的發病率也是很高的。所以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年齡相關,還有一個是跟患者的職業相關。
抑郁癥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兩倍
抑郁癥患者中,女性占比為68%,遠高于男性;女性抑郁癥的患病率約為男性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