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6月CPI出爐17地物價降了
31省份6月CPI出爐17地物價降了!大家對此有什么感覺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31省份6月CPI出爐17地物價降了(最新公布),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31省份6月CPI出爐17地物價降了(最新公布)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中新經緯梳理發現,6月,17省份CPI同比下降。其中,吉林、山西、貴州和河南等4省份物價連續三個月回落。
17省份CPI同比下降
貴州等4地“三連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6月,全國CPI環比下降0.2%,同比持平。CPI同比增速繼續低于市場預期,并創2021年3月以來新低。
31省份6月CPI同比“跌多漲少”。其中12省份同比上漲,17省份同比下降,漲跌省份較上月分別減少10個和增加8個。從漲幅來看,僅3省份漲幅擴大(其中上海由跌轉漲),上月則有16省份;24省份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上月為13省份。
具體來看,河北、內蒙古、陜西、甘肅、江蘇、寧夏、北京、黑龍江、上海、安徽、山東、新疆等12省份漲幅高于全國水平,且均處于“0時代”;四川、青海漲幅與全國水平持平;浙江、河南、湖南、云南、天津、山西、重慶、遼寧、江西、海南、福建、湖北、廣東、西藏、吉林、貴州、廣西等17省份漲幅低于全國水平,同比下降省份數較上月增加8個,其中吉林、山西、貴州和河南等4省份連續三個月回落。
cpi是什么意思呢?
cpi也稱為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有利于分析研究價格變動對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的影響。
為什么會產生CPI的名稱?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的重要宏觀經濟指標,也是宏觀經濟分析與決策以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CPI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出臺與力度,如央行是否調息、是否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等。同時,CPI的高低也間接影響資本市場(如股票市場、期貨市場、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的變化。
編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目的,是了解全國各地價格變動的基本情況,分析研究價格變動對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的影響,滿足各級政府制定政策和計劃、進行宏觀調控的需要,以及為國民經濟核算提供參考和依據,是國家對居民發放物價補貼的依據。
cpi指數高低說明什么?
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又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指數的高低可以說明一定時間內的商品(主要是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必需品)的價格的變動,屬于宏觀經濟指標,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在一定時間內的通貨膨脹的程度。
cpi和ppi的區別和聯系?
【1】區別:CPI反映的是居民生活的價格水平變化,PPI則反映的是經濟生產的價格水平變化。
【2】聯系:PPI對CPI有很大影響。生產是消費的基礎,因此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后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后波及消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