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
中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啦,向往星辰大海的朋友們還不來看?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你還不來看?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中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你還不來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總師張海聯今天上午在武漢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披露,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開展科學探索,其后將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試驗站,開展系統、連續的月球探測和相關技術試驗驗證。
目前,我國載人登月的初步方案是:采用兩枚運載火箭分別將月面著陸器和載人飛船送至環月軌道在軌交會對接,航天員從飛船進入月面著陸器。其后,月面著陸器將單獨下降著陸于月面預定區域,航天員登上月球開展科學考察與樣品采集。在完成既定任務后,航天員將乘坐著陸器上升至環月軌道與飛船交會對接,并攜帶樣品乘坐飛船返回地球。為完成這項任務,我國科研人員正在研制長征十號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載人月球車等裝備。
中國航天載人第一人是誰?
第一人是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天空。神舟五號飛船經過繞月球14圈之后,于16日6點23分在內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著陸,楊利偉隨即自主走出返回艙。
登月的國家有幾個?
1、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有登月的能力。但目前為止人類登月成功的歷史只有美國。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拉開了人類航天時代的序幕.1961年4月12日航天員加加林乘“東方號”宇宙飛船,用108分鐘環繞地球一圈,寫下了人類航天飛行的新篇章。
2、1969年7月20日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月球,在月面停留了22小時,揭開了人類探索月球、開發月球的歷程.這是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11年的結果.在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前,美國多次發射遙控飛船環繞月球飛行或登月,對月球進行拍照,對月面的地藐及環境有了全面的了解。
3、其后共有6艘飛船,12名航天員登上了月球表面,帶回來了月球的巖石和土壤標本.同時,前蘇聯也于1970年至1973年有兩個無人駕駛月球車在月面進行了探測。
4、1959年至1976年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45個對月球的各種探測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5、1994年美國發射了“克萊門汀號”環月球探測器,發現月球南極有冰存在的信息,1998年1月6日美國成功發射了“月球勘探者”拉開了世界各國新一輪探測月球的序幕。
6、俄羅斯將發射一個小型月球軌道站,再從軌道站向月球發射各種探測器,研究月球內部化學結構及物理特性,開發核燃料“氦-3”。歐洲打算分四步實施探月計劃:研制月球探測器、研制長期在月球上工作的機器人、初步利用月球資源和建立人類月球基地.日本下了很大的決心,其中“月亮女神探測計劃”已進入設計與開發階段,還有軌道器、著陸器和中繼衛星三個航天器在研制中.印度在探月方面已制定詳細計劃,預定在2007年前發射月球探測器,可環月飛行數年。
載人登月的意義是什么?
盡管我國已是航天大國,但作為發展中國家,更注重的是投入產出比。目前研制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也不僅僅是為了登月,同時也將派生出另一個不帶助推器、芯級直徑5米的兩級火箭。屆時我國將有兩型具備載人能力的運載火箭和兩型能夠實現空間站往返的飛船。
我國內陸的三大發射場,火箭最大直徑為3.35米,受鐵路隧道尺寸的限制,5米直徑模塊的火箭只能在海南文昌發射,從天津的總裝廠房通過海運進行運輸。為了完成載人登月任務,也還需要建設新的火箭發射工位,這意味著,未來海南文昌發射場規模將會越來越大,也會更加繁忙。
目前海南的商業航天發射場也正在建設當中,楊宇光表示:“未來,無論是在國家的主任務,還是在商業航天方面,海南的整個發射場都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載人登月的科學價值
歷史上,阿波羅登月通過土星5號一次發射完成登月,與之不同,我國的載人登月將通過兩次發射來完成。楊宇光介紹,首先用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將月球著陸器發射向地月轉移軌道,月球著陸器自身完成近月制動,進入環月軌道;其次再用同樣的方式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使其進入環月軌道與月球著陸器進行交會對接;最后,航天員通過對接通道從新一代載人飛船座艙中進入到登月艙,分離之后去執行登月任務。
載人登月并不只有簡單的象征性意義。楊宇光表示,對于任何一次太空探索性質的空間飛行任務而言,都有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在工程目標方面,可以驗證整個飛行過程中的關鍵技術,證明飛行器是否可靠;在科學目標上,如阿波羅登月收集的月壤以及安裝的月震探測儀和激光發射器,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當然,我國的首次載人登月將以工程目標為主,實現地月往返運輸系統是最核心的目標,但依然會有眾多科學方面的產出。“即便是第一次登月,我們航天員漫步月球也不僅僅有象征性意義,一定會有豐富的重要科學成果的產出,我們也期待著這一天。”楊宇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