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
大力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吧,大家一起走向健康發展的未來!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大力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一起向未來!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大力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一起向未來!
全國低碳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7月12日,是2023年全國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讓我們一起關注氣候變化影響,采取積極行動,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共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大力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一起向未來!
綠色低碳生活的方式有哪些
綠色低碳生活的方式有少用紙巾,保護森林,低碳生活;節約用紙,每張紙雙面打印,雙面寫;隨手關燈,節約用電;走樓梯,還能鍛煉身體;盡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可循環利用的布袋;能不開車就不開車出行,坐公交,多步行還能鍛煉身體等等。
低碳綠色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含碳物質的燃燒,特別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減緩溫室效應。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綠色低碳生活的環保責任
低碳生活既是一種生活方式,同時更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責任。生活要求人們樹立全新的生活觀和消費觀,減少碳排放,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低碳生活將是協調經濟社會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重要途徑。在低碳經濟模式下,人們的生活可以逐漸遠離因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帶來的負面效應,享受以經濟能源和綠色能源為主題的新生活——低碳生活。顧名思義,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中盡量采用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既是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種生活理念,更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責任。低碳生活是健康綠色的生活習慣,是更加時尚的消費觀,是全新的生活質量觀。
低碳生活多方促進
低碳生活雖然主要集中于生活領域,主要靠人們自覺轉變觀念加以踐行,但也需要政府營造一個助推的制度環境,包括制訂長遠戰略,出臺鼓勵科技創新等政策,實施財政補貼、綠色信貸等措施,也需要企業積極跟進,加入發展低碳經濟的“集體行動”。
實現低碳生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家庭和個人的共同努力。
綠色低碳生活的具體實施
要實現藍天和低碳共贏,也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行動。在北京,已有20余個社區啟動“小舊家電回收日”活動,專業回收企業定期走進社區,居民在家門口集中交投,讓小舊家電得到安全環保的回收。在合肥,低碳生活方式從百姓的食、住、行上積極踐行,飲食方面強化“光盤行動”,提倡低碳餐飲;居住方面重點打造國家級低碳社區;出行方面推行“135”綠色低碳出行,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內乘坐公共交通。在湛江,低碳圖片展、低碳知識有獎問答活動從街頭市區走進百姓視野,穿著環保面料衣服、節約用水用電、少用一次性筷子、使用環保飯盒環保袋等低碳行為都被列入了社區居民綠色生活宣傳手冊。在深圳,低碳節能技術專題講座在“云”上開講……隨著各地百姓積極參與,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理念已深入人心,低碳生活漸漸變成人們的自覺行動。
低碳生活并非“高大上”,你我都能做“低碳達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家庭用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電度數乘以0.785,也就是說,每用100度電,等于排放了大約78.5千克二氧化碳;家用天然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天然氣使用度數乘以0.19;家用自來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自來水使用度數乘以0.91;自己開車出行,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油耗數乘以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