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貼敷最佳時間2023
2023年三伏天就要到來了,很多朋友已經準備好三伏貼了,三伏天的貼敷時間是什么時候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三伏貼”貼敷最佳時間(2023),歡迎大家來閱讀。
“三伏貼”貼敷最佳時間
1. 伏前貼的時間為7月11日-7月20日,這個時候還沒有開始進入三伏天,此時敷貼是起一個預備作用,提前調理身體為三伏貼治療提供基礎;
2. 初伏貼時間是在7月21日-7月30日,共計10天,此時剛進入三伏天,在這個時候使用三伏貼可以大補陽氣,能夠增加免疫力;
3. 中伏貼的時間是7月31日-8月19日,時間在20天左右,此刻敷貼三伏貼可以調理病癥;
4. 末伏貼的時間是8月20日-8月29日,共計10天,做為療程的最后一步,此刻的敷貼三伏貼可以收斂陽氣;
5. 針對于首次敷貼的患者, 還需要伏后加強貼,時間在8月30日-9月8日。
成人一般貼敷6—8小時,兒童貼敷2—4小時。根據個體差異,貼敷時間也可適當調整。
三伏貼的功效與作用
三伏貼是一種傳統的養生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將貼有藥物的膏藥,在特定的時間貼在特定的穴位上可達到一定治療效果。
三伏貼最大的特點為冬病夏治,即在三伏天的時候失以治療從而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在冬季盡量減少疾病的發生。
三伏貼常用來治療冬季易發的疾病例如哮喘虛寒咳嗽,使用三伏貼仍然需要注意其貼敷時間為4~6小時,避免過長時間導致皮膚出水泡形成破損。
三伏貼是在三伏每天都貼嗎
不用。
三伏貼是一種膏藥,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從而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一般在三伏天進行貼敷,但并不是這個三伏天每一天都要貼的,貼的過于頻繁會損傷人體陽氣,并且還會容易燙傷皮膚。一般每個三伏天貼三次即可,也就是在頭伏、中伏和末伏中各貼一次,一般以入伏第一天貼敷效果最佳。
三伏貼一次貼多長時間取下
成人6-8小時,兒童2-4小時。
三伏貼貼多長時間摘下和年齡有很大的關系,像成年人一般是貼6-8小時左右摘下,而兒童皮膚十分嬌嫩,并且對藥物的吸收能力更好,所以每次貼2-4小時左右即可。但也可以根據自身皮膚敏感度來調節敷貼的時間,以免時間過長燙傷皮膚。
三伏天養生誤區
誤區一、三伏貼包治百病
三伏貼是中醫“冬病夏治”中很重要的外治療法之一,主要適用于治療肺部、骨關節等方面疾病,以及適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虛寒型體質等人群。孕婦、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濕熱體質和皮膚嚴重過敏的人群都不適合用三伏貼治療。另外,貼三伏貼需到正規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個人體質和病癥進行用藥。
誤區二、綠豆湯喝越多越解暑
綠豆是寒性食物,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酷熱天氣下,冰涼的綠豆湯成為不少人喜愛的消暑佳品。但大量飲用綠豆湯容易傷脾胃,尤其是陽虛體質、濕氣較重、四肢冰涼、易腹脹腹瀉人群都不宜多喝。
誤區三、防暑不怕涼
三伏天里,很多人都只關注如何防暑,喝冷飲、吃冰鎮西瓜、洗冷水澡......炎炎夏日里這些消暑方式好愜意,但過度貪涼容易損害機體功能。例如,外出大汗歸來,毛孔正處于張開散熱的狀態,在空調冷氣或涼水的沖擊下,毛孔會迅速閉合,導致體內熱量無法散發,甚至可能會引發心腦血管突然收縮,導致供血不足。而大量飲用冷飲,也會加重腸胃負擔,引發身體不適。
誤區四、伏天就要“以熱制熱”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有些人喜歡“以熱制熱”,通過促進身體排汗來達到消暑目的。體質虛弱畏寒、腰背和手腳易發涼、免疫力較低的這類人群,適合在三伏天用熱水泡腳、喝姜棗茶、喝羊湯、曬后背、貼三伏貼等“熱養法”讓身體熱起來。但并非所有人都適合“以熱制熱”,內熱體質人群如果采用“熱養法”可能會導致上火,易出汗人群則可能因出汗過多引起心慌等不適癥狀。
誤區五、最熱時鍛煉可提高耐熱力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很多熱愛健身人群即使烈日炎炎也依然堅持鍛煉,以提高身體耐熱力,但大汗淋漓會損耗體力和津液,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避免在戶外過度運動,以防出汗過多導致血液粘稠而引發的心梗、腦梗等疾病。即使年輕人也需避開最熱時段戶外鍛煉,以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