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四大禁忌事項
三伏天四大禁忌事項都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三伏天四大禁忌事項專家解釋,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三伏天四大禁忌事項專家解釋
1、忌不開窗通風:應該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有助于降低濕度,減輕悶熱感。
2、忌只吃水果:雖然水果有營養,但是果糖攝入過多會導致身體缺乏蛋白質和脂肪,造成營養失衡。
3、忌冷風對著吹:對著空調冷風吹容易使頸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后背酸痛等。
4、忌大口急喝水:大口大量喝水,水分會快速稀釋血液,使血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
三伏天長壽的飲食養生
中醫養生素有“夏補三伏”之說,民間也有“夏令進補,冬天打虎”的諺語。飲食進補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 三伏天,人體出汗多, 應常吃一些利濕消暑、養陰益氣的食品,如綠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等。夏季食欲減退,脾胃功能遲鈍,如果過食肥甘滋膩之品,則致損傷胃脾,影響消化吸收。因此,應多食荷葉、山藥、薏米等健脾利濕的食物。此外,苦瓜、莧菜、絲瓜、西紅柿等性寒涼,有清暑降火功效,宜適量進食。
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祛火。西洋參性涼味甘,具有補氣養陰、清火除煩、養胃生津的功效。石斛定神定志、滋陰清熱,平時可以煮水代茶飲。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貪食生冷,更要注意飲食衛生,以免發生腸胃疾病。
三伏天養生必備技巧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并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三伏天曬背的正確方法
三伏天曬背有益,能吸收陽光“元陽”,不僅能增強陽氣,提升體質,甚至對感冒,濕氣也能排出;辦法很簡單,曬背的時候選擇早上8 - 9點的太陽,或者下午3點以后的陽光,不要太長,大約20分鐘,主要是關于自己身體的易感,因為曬幾分鐘就會出汗,如果覺得舒服也可以接受,可以逐漸增加時間,通常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不要貪圖曬背的功效,最好穿件衣服,防止皮膚疼痛,曬傷;適合虛寒、四肢寒、怕冷的人服用。在曬日光浴期間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出汗,多喝水。
三伏天不要在室外打赤膊
打赤膊短時間內可使皮膚溫度降低,但由于皮膚溫度低于外界溫度,時間一長,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吸收熱量,讓人感覺更熱。所以,越是暑熱難熬,越不能穿背心短褲,甚至赤膊。打赤膊覺得涼快,只是心理作用,而且皮膚長時間暴曬在陽光下容易造成曬傷或引發日光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