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慶節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
繼《長津湖》之后,著名導演陳凱歌再次執導抗美援朝題材戰爭大片。4月19日,陳凱歌導演新作《志愿軍:雄兵出擊》正式亮相,發布了電影首款海報及朱一龍、陳飛宇、張子楓等8位主演的角色海報,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2023國慶節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歡迎閱讀!
國慶節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
繼《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之后,陳凱歌導演又出抗美援朝題材新片了!
2023年4月19日,陳凱歌導演的新作《志愿軍:雄兵出擊》正式亮相,發布了電影首款海報,及朱一龍、陳飛宇、張子楓、歐豪、魏晨、尹昉等8位主演的角色海報。
據片方介紹,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國產戰爭史詩大片,全景式、多維度立體展現這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據說,《志愿軍:雄兵出擊》單單劇本就打磨了3年,籌備期為一年半。
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3年始末,全面還原了抗美援朝各大關鍵戰役;38軍的松骨峰阻擊戰,63軍的鐵原阻擊戰;以及新中國代表團首度亮相聯合國,中國贏得國際敬畏;全國人民一心支援前線,熱火朝天的捐款捐物的歷史情景。
片中涉及出場人物逾百位,除辛柏青、張頌文、章子怡三位中年實力派演員出演外,還有8位年輕演員加盟,預計在2023年國慶檔上映。
不過,該片海報發布后,不少網友提出了疑問,這8位年輕演員,能夠支撐起抗美援朝這么宏偉的歷史題材嗎?
不過,前面已經有了《長津湖》的基礎,當初不被看好的易烊千璽,不是也比較成功地演繹了7連戰士伍萬里的志愿軍形象嗎?
《志愿軍:雄兵出擊》用2小時30分鐘的時長,能全面還原這段偉大的史詩嗎?
在宏大敘事、全景還原、細節呈現方面,《志愿軍:雄兵出擊》作為一部電影,能夠超越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嗎?為什么要抗美援朝?相信《志愿軍:雄兵出擊》會告訴我們答案!
近年來,通過各種渠道和媒體的解密,我們已經知道,朝鮮戰爭的爆發,是斯大林精心設的一個局。
于是,斯大林把目光瞄準了朝鮮半島,想到了金日成,默許他統一朝鮮半島!。
斯大林的目的,就是逼迫新中國認慫、讓步,繼續維持蘇聯在中國東北的特權!
如果金日成能統一半島,而美軍又沒干涉,那半島的幾個天然良港都可以拿來給蘇軍使用,這樣一方面能對美軍展開遏制,同樣也能遏制中國大陸,旅順大連要不要也無所謂了,仁川釜山什么的都不錯。
如果金日成失敗了,那斯大林就會請求中國出兵,而無論中國出不出兵,中國都會最終低頭。
陳凱歌《志愿軍》從寒冬拍到盛夏 計劃國慶上映
日前,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在開機一周年之際,發布一組幕后工作照與劇照。從棉服圍巾到短袖風扇,工作照記錄下導演陳凱歌與幕后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也呈現了劇組穿過寒來暑往、再次來到盛夏的時間跨度。
劇照選取電影中不同戰役下,志愿軍戰士不同的行軍姿態,戰士們懷抱保家衛國的信仰奔赴戰場,親手創造屬于新中國的和平未來。
《志愿軍:雄兵出擊》由辛柏青、朱一龍、張子楓、陳飛宇領銜主演,影片以中央決定入朝作戰為故事起點,直到簽署停戰協議為結尾,首次全景式還原新中國“立國之戰”,首次重現抗美援朝全歷史,首次全面還原五大戰役。該片將于2023年國慶上映。
《志愿軍:雄兵出擊》演員陣容:辛柏青、朱一龍、張子楓、陳飛宇領銜主演,張宥浩、歐豪、魏晨、尹昉、魏大勛等主演。在這個演員列表中,大家看到了陳飛宇的名字。網友笑談道,這真是上陣父子兵啊。陳凱歌是用朱一龍、張子楓、辛柏青這三位大咖級人物來力挺陳飛宇,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志愿軍雄兵出擊什么時候上映
陳凱歌導演的《志愿軍:雄兵出擊》已定檔2023年國慶
陳凱歌新片《志愿軍:雄兵出擊》亮相華表獎 已定檔國慶期間上映
《志愿軍:雄兵出擊》由陳凱歌執導,辛柏青、朱一龍、張子楓、陳飛宇領銜主演,張宥浩、歐豪、魏晨、尹昉、魏大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該片以志愿軍群像為主線,全景式呈現了新中國成立一周年之際,在各個戰線上保衛祖國的英雄兒女,是一部講述抗美援朝戰爭三年的恢弘史詩,該片已經定檔國慶。
陳凱歌表示,該片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全景式規模和氣象拍攝的一部中國的戰爭史詩電影,內容包含了大國之間的博弈、領導層的決策、志愿軍將士的英勇奮戰以及國內人民的支援等。“我們非常珍惜這次機會,會傾盡全力去拍好。最關鍵的是,這部電影中有‘人’!仗是人打的,有了人,才有了勝利的保障,這是我們特別想表達的。”
影片于2022年夏季開拍,從此前曝光的預告片,可以感受到影片恢弘磅礴的戰場視角。冰面行軍、野林伏擊、雪原轟炸……多元的戰爭大場面連番轟炸,盡顯巨制規模和工業化標桿水準,頗具大片質感與史詩氣象。
“上了戰場,同生共死!”大戰在即,兄弟戰友立下生死誓言,預告盡顯志愿軍的無畏與豪情。隨著鼓點和爆破的一齊迸發,在極強的節奏中,預告展現了不同身份年輕戰士的英勇群像。他們是獨當一面的將領、是新中國第一代外語人才、是見證犧牲的戰損記錄員、是絕不負使命的守護者……志愿軍的縮影凝結,每一位戰士都是這場戰爭的主角之一,共同構成這部抗美援朝全景巨制。
據悉,該片的外景實拍難度巨大,在導演陳凱歌的極致要求之下,拍攝場地的土質、地勢均要符合史實及戰爭邏輯,工程規模與難度均是前所未有。劇組和“地”較勁,建路修橋、挖坑爆破都是常態,只為達到最真實的戰場狀態。
除了倚靠劇組創造出的“地利”之外,“天時”也讓影片中的戰爭場面大為增色。因影片拍攝周期橫跨五個季度,劇組在可遇不可求的自然飄雪中拍攝了雪原戰場,在冰凍的水庫上留下了志愿軍冰面行軍的震撼影像。對實景實拍的執著,也讓演員們得以身臨其境,對志愿軍戰士當年極端的作戰環境有了更深體會。一場需要演員大量奔跑、爬陡坡的戲,在零下十八度的戶外,一拍就是一整天。帶著對英雄的敬意,所有人寧愿硬扛也不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