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蘇芮或成今年登陸我國最強臺風
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在7月24日夜間增強至超強臺風級。關于杜蘇芮或成今年登陸我國最強臺風該怎么寫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杜蘇芮或成今年登陸我國最強臺風,如果喜歡請收藏分享!
杜蘇芮或成今年登陸我國最強臺風
中央氣象臺7月25日06時發布臺風黃色預警:
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DOKSURI)已于昨天(24日)晚上由強臺風級加強為超強臺風級,今天(25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于我國臺灣省鵝鑾鼻東南方大約670公里的菲律賓呂宋島以東洋面上,就是北緯17.2度、東經124.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5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2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300-45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120-18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90-120公里。
預計,“杜蘇芮”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或略有加強,逐漸向臺灣島南部沿海靠近,27日移入南海東北部,然后向福建中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靠近。
大風預報:25日08時至26日08時,巴士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南海東北部偏東海域和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島東南部和北部沿海、福建沿海將有6-8級風、陣風9-10級,其中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風力可達9-12級、陣風13-17級。
降水預報:25日08時至26日08時,臺灣島東部有大雨,部分地區暴雨(50-90毫米)。
臺風的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臺風搶險應急工作。
2.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3.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盡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臺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5.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臺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臺風發源于熱帶海面,那里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后形成了臺風。
臺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我國把南海與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風速)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中心附近風力達12級或以上的,統稱為臺風。
臺風帶來的災害
一是狂風。臺風風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于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因此臺風大風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萬噸巨輪拋向半空攔腰折斷,也可把巨輪推入內陸;也足以損壞甚至摧毀陸地上的建筑、橋梁、車輛等。特別是在建筑物沒有被加固的地區,造成破壞更大。大風也可以把雜物吹到半空,使戶外環境變得非常危險。
二是暴雨。一次臺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甚至500-800毫米的大暴雨。臺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
三是風暴潮。當臺風移向陸地時,由于臺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臺風的風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米-6米。如果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產生高頻率的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沖毀房屋和各類建筑設施,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臺風天氣的防范措施
居家抗臺風
1.臺風到來前家中準備好食品、飲用水、常用藥品等應急物資。
2.及時檢查電氣線路和燃氣設備情況。
3.清理窗臺上花盆等雜物,固定空調外機。
4.用膠帶在窗上貼“米”字型
5.如居住在一樓或低洼地帶,提前用磚塊將不能進水的家具或家電抬高。
出行避臺風
1.臺風田盡量避免出行。
2.尋找商場、房屋等室內空間避開狂風暴雨。
3.不要靠近或接觸倒在路上的電線。
4.不在危舊房屋、電線桿、廣告牌、樹木、腳手架等地避雨,防止倒塌傷人。
5. 行走在公司內部道路上需要加強防范,遠離建筑物邊緣,盡量選擇較空曠位置活動。
行車要安全
1.關閉車窗,降低車速。經過風口、橋梁、彎道時,防止車輛側翻。
2.開啟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
3.經過積水較深區域時,應停車查看積水深度,防止涉水陷車。
防疫安全
1.若家中積水,要戴好防護手套,穿上膠鞋清理,防止污水細菌感染。
2.餐具若被污水浸泡,要注意消殺細菌后再使用。
3.打掃完畢后,應立即洗頭洗澡,保持身體干燥。
4.不可飲用受污染的水。對于公司正在進行施工的工地和廠房等設施,工程部同事應提醒相關施工部門做好以下防臺風措施:
施工現場排水:
1、根據施工總平面圖及現場實際情況,規劃和設計排水方案及設施,利用自然地形確定排水方向,按規定坡度挖好排水溝。
2、設置連續、通暢的排水設施和其他應急設施,防止泥漿、污水、 施工現場 排水 廢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溝。
3、若施工現場臨近高地,應在高地的邊緣(現場上側)挖好截水溝, 防止洪水沖入現場。
4、汛期前做好傍山施工現場邊緣的危石處理,防止滑坡、塌方威脅工地。
5、指定專人負責,及時疏通排水系統,確保施工現場排水暢通。
外腳手架:
1、檢查外腳手架是否有搖晃、變形情況,是否存在傾斜、下沉、連墻件松脫、柱節點連接位移和安全網脫落、開繩等現象。
2、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周圍設置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腳手架。
3、懸挑架的懸挑梁錨固是否符合要求,同時應將其安全網解開,防止其水平風壓過大造成傾覆。
4、鋼管腳手架架體上的物體應立即清理,腳手板綁扎牢固。
臨時用電:
1、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應有可靠的防雨措施,電焊機加防雨罩。
2、照明和動力線有無混線、漏電現象,電桿有無腐蝕、埋設松動等, 施工用電防止觸電。
3、電氣設備的接零、接地保護措施是否牢靠,漏電保護裝置是否靈敏,電線絕緣接頭是否良好。
4、施工現場高出建筑物的塔吊、外用電梯,如果在相鄰建筑物、構筑物的防雷裝置保護范圍以外,應按規范設置防雷裝置。
樓 層:
1、對于高層建筑,應檢查其臨邊防護是否到位、并固定牢固。
2、樓層內一些易飛揚的建筑垃圾應及時清理。
3、靠近窗臺、陽臺邊等容易發生墜落的地方的零星模板、鋼管等材料應將其放置在室內,防止其墜落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