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會火炬傳遞歷時49天圓滿結束
大運會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提供了了解和體驗不同文化的機會,促進了文化交流和傳播,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和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大運會火炬傳遞歷時49天圓滿結束,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大運會火炬傳遞歷時49天圓滿結束
四川觀察消息 7月26日,成都大運會火炬傳遞在東安湖體育公園圓滿結束。
6月8日,成都大運會火炬傳遞“啟航儀式”在天府國際機場舉行;6月10日,火炬傳遞在北京大學正式開始,經歷北京、哈爾濱、深圳、重慶、宜賓五站傳遞后,7月2日,“蓉火”回到成都,開啟市內傳遞的序幕。歷時49天,成都大運會火炬“蓉火”走進了全國25所高校和東安湖體育公園。讓我們共同期待兩天后,大運之火燃動蓉城、燃動世界。
2023成都大運會火炬寓意
成都大運會火炬“蓉火”取自成都的簡稱“蓉”,同時寓有“融合”“包容”之意。
火炬運用多彩漸變的大運會主視覺色塊,呈現成都熱情、活力、時尚的多彩生活與大學生的斑斕青春。“蓉火”的外觀設計由中國著名設計藝術家許燎源及其團隊完成。火炬正面以四川大熊貓為主要設計元素,展現出成都樂觀友善的態度;火炬頂部融入成都城市形象標識、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太陽神鳥;火炬側面猶如三星堆青銅立人造型,古老的中華文明將在大運會這場年輕人的盛會中被點燃全新活力。
成都大運會火炬燃料介紹
“蓉火”歷經航天技術淬煉。作為承擔火炬燃燒系統研發任務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1所,在動力技術領域創造了多項第一。以中國航天特種發動機技術為支撐,進一步提高火炬系列產品的燃燒可靠性、清潔性等性能。
在燃料方面,創新采用生物質丙烷燃料,并充分結合“蓉火”外形特點,不斷調整空氣與燃料進氣配比,形成亮黃色靈動飄逸的火焰形態。為了更好體現成都大運會綠色辦賽的理念,火炬及其配套產品所用原材料均為可循環再生材料,表面特殊工藝既滿足炫彩的外觀顏色,又能保證生產工藝綠色環保;外形研制方面,火種燈的熊貓竹葉外形殼體采用優質航空結構不銹鋼材料進行整體加工和激光切割而成,能夠完美展現熊貓的形態。
成都大運會火炬的火種燈和火種盆
還有火種燈和火種盆共同承擔著火種延續性和唯一性的重任。
火種燈以傳統手提式馬燈造型與現代耳機形式巧妙結合,透空的大熊貓和竹葉與炫麗的色彩在虛實之間巧妙融合,整體造型體現了成都和諧與包容的文化內涵。火種盆的創意取自于中國傳統文化中“樽”的形象,天圓地方的造型大氣恢宏,通過樽的意象傳達誠摯之邀,可愛活潑的國寶大熊貓張開雙臂做擁抱狀,寓意著運動健兒們擁抱美好未來。
成都大運會吉祥物的名字
成都大運會吉祥物的名字叫“蓉寶”。
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芝麻”為原型創作,“蓉寶”手持“31”字樣的火炬,以奔跑的姿態傳遞青春和活力,寓意著成都將引領全國人民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共度成都大運會這一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