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會亮點搶“鮮”看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即將在成都開幕,成都已經做好準備,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大運會亮點搶“鮮”看,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成都大運會比賽項目以及金牌數
18個大項269個賽事小項將產生269枚金牌。產生金牌最多的將是田徑項目,共有50枚金牌。
8月6日將產生46枚金牌,也是比賽期間產生金牌數最多的一天。
7月29日是開幕式后的第一個比賽日,成都大運會首枚金牌將在武術項目中產生。
大運會比賽場館有什么特色?
成都大運會全面建成49個場館,其中新建場館13處、改造場館36處,場館功能硬件和服務軟件全部達到國際比賽標準。
東安湖體育公園
東安湖體育公園由“一場三館”組成,其中“一場”是主體育場,作為成都大運會開幕式的舉辦場地。
在主體育場不遠處,分別是東安湖體育公園多功能體育館、東安湖體育公園游泳跳水館和東安湖體育公園小球館。“三館”為三棟方形建筑,與正圓形體育場融為一體,與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和諧共生”的理念相呼應。
鳳凰山體育公園
鳳凰山體育公園從空中俯瞰鳳凰山體育公園,形似四川蓋碗茶的茶蓋、茶碗與茶托。
高新體育中心
成都高新體育中心體育館的外觀設計靈感來源于天府之國極具歷史文化底蘊的特產蜀錦,兼具流暢與靈動。
吉祥物“蓉寶”簡介
名字來源于成都的簡稱“蓉”,它的臉是按照川劇臉譜的樣式來設計的。除了手中“31”字樣火焰的大運火炬,蓉寶的耳朵、眼睛、尾巴也呈現火焰形態。代表著四川成都人的平和包容和熱情好客。
獎牌“蓉光”以及綬帶
名字取自成都的簡稱“蓉”,諧音為“榮光”,寓意榮耀、光彩,寄托了對大運健兒在成都青春展翅、乘夢而行的美好期許。
獎牌正面設計賦予“太陽神鳥”羽翼幾何感,與賽會會徽“U”呼應,猶如神鳥,振翅欲飛,寓意守護夢想,自信昂揚飛往多彩未來。同時,在幾何扇面嵌入一塊包含多種中華文明代表元素為底紋的絢麗時光墻,以呈現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璀璨輝煌和演變歷史。
獎牌背面更注重色彩的呈現,因此設計嵌入了一塊紅色琺瑯,加入成都城市建設剪影,展示中華悠久的文明歷史和成都深厚的人文底蘊,旨向全球大運健兒們展示成都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形象和多元包容的文化氣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蜀錦織造技藝打造的綬帶,寬2.5厘米、長105厘米左右,正反面主色分別為藍色、紅色,融入芙蓉花、太陽神鳥、棋盤格等元素,在自然光線下反射出不同的色彩。
火炬"蓉火”新在哪里?
名字取意成都的簡稱“蓉”,又寓有“融合”之意。
運用炫彩的大運會主題四色,自成一體,體現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成都大運會辦賽理念。
火炬正面
以國際超級IP、四川“活化石”--大熊貓為主元素,展現熱情奔放、樂觀包容的文化態度。
火炬頂部
成都城市形象標志、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太陽神鳥,在淬火中展開理想的弧度,勇敢追求光明。
火炬側面
大熊貓環抱火炬的姿勢,猶似三星堆青銅立人造型,致敬古蜀文明。
上端口的竹葉孔造型,既滿足火焰的進氣需求,又與大熊貓完美融合。
在燃料方面:“蓉火”采用了生物質丙烷燃料,使火焰的形態呈現出靈動飄逸的亮黃色。
在材料方面:“蓉火”使用的原料均為可循環再生材料,更好地體現出成都大運會綠色辦賽的理念。
踐行綠色低碳理念
大運村代表團服務中心的建筑王體部分朱在了山坡上,而周邊位于山坡上的室外街道,分兩頭從山坡上落到山腳,形成一頭朝東北、一頭朝南的兩個“喇叭口”。這是一項獨特的建筑節能設計。這樣的空間模型被稱為“文丘里管”,在中國傳統建筑中它被稱為“冷巷”。通過自然風的引導,可獲得一個相對舒適的共享空間,從而減少建筑能耗、降低建筑碳排放。
香城體育中心融入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坡面的屋頂、透水的路面,下沉式的滲水綠化帶,可以將雨水匯聚儲存,經過凈化處理后循環利用。
成都公交集團將在大運會期間投入739臺新能源大巴,大運村到中心城區場館交通90%以上使用新能源車,積極助推低碳環保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