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臺6時繼續發布臺風紅色預警
臺風降雨可以提供充沛的水源,對農業灌溉非常有益,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的提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氣象臺6時繼續發布臺風紅色預警,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氣象臺6時繼續發布臺風紅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7月28日6時繼續發布臺風紅色預警、暴雨橙色預警、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DOKSURI)(超強臺風級)的中心今天早晨5時位于福建晉江南偏東方向大約160公里的臺灣海峽海面上,就是北緯23.4度、東經118.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3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300-35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10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50公里。
由于路徑向北調整,登陸時間也略有后調。預計,“杜蘇芮”將以每小時25-3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將于28日上午在福建廈門到惠安一帶沿海登陸(強臺風級或超強臺風級,48-55米/秒,15-16級)。
臺風杜蘇芮最新大風降水預報
大風預報:28日8時至29日8時,巴士海峽、南海東部和南部、臺灣以東洋面、臺灣海峽、東海大部,以及臺灣島及其沿海、福建及其沿海、浙江及其沿海、江西東部、江蘇沿海、上海及其沿海、廣東東部沿海將有5-7級風、陣風8-9級,其中南海東北部偏東海域、臺灣海峽、福建南部的部分地區及沿海、臺灣島西部沿海風力可達8-12級、陣風13-15級,“杜蘇芮”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3-16級,陣風17級及以上。
降水預報:28日8時至29日8時,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東部、臺灣島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北部和東部、福建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280毫米)。
廣東臺風為什么多?
臺風源地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廣闊的洋低緯洋面上。西北太平洋熱帶擾動加強發展為臺風的初始位置,在經度和緯度方面都存在著相對集中的地帶。在東西方向上,熱帶擾動發展成臺風相對集中在4個海區
(1)中國南海海區;
(2)菲律賓群島以東、琉球群島附近海面(最重要的地區);
(3)馬里亞納群島附近海面;
(4)馬紹爾群島附近海面。
臺風產生的條件是什么
1、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濕的大氣。熱帶洋面上的底層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主要決定于海面水溫,臺風只能形成于海溫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內的海水水溫都要高于26℃-27℃;
2、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而且高層輻散必須超過低層輻合,才能維持足夠的上升氣流,低層擾動才能不斷加強;
3、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在臺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并加強臺風暖中心結構;
4、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于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兩極增大,臺風基本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面上。
臺風胚胎的w代表什么
指可能會發展為臺風的熱帶擾動,不一定生成臺風。
熱帶擾動是熱帶氣旋的胚胎狀態。是一群沒有明顯組織的雷暴云。可能有機會發展成熱帶氣旋。它也可能是熱帶氣旋減弱后的殘余。 熱帶擾動是熱帶地區的重要天氣系統。廣義上的熱帶擾動,泛指熱帶地區大氣中各種尺度的擾動,如熱帶輻合區波動、熱帶氣旋、季風低壓、東風波、赤道波等,它們在地面天氣圖上有的并無閉合等壓線,僅呈現風的氣旋性旋轉或切變。
因為熱帶擾動是熱帶氣旋的前身,所以用數字90~99進行編號,不同洋面上的擾動(熱帶擾動)采用不同的后綴,具體如下:
西北太平洋—W(WP);中太平洋—C(CP);東北太平洋—E (EP);北大西洋—L(AL);孟加拉灣—B(IO);阿拉伯海—A(IO);南太平洋—P(SH);南印度洋—S(SH);南大西洋—Q(SL);地中海—M(無正式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