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勞動法是按入職還是工齡算
年假勞動法是按入職還是工齡算?年假勞動法按工齡算連續工作滿一年可享受年假,最長可休假15日,年假不包括法定節假日、休息日。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年假勞動法是按入職還是工齡算,供大家參考!
年假勞動法是按入職還是工齡算
年假勞動法按工齡算。
根據法律規定,凡是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有權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如下:
1.勞動者累計工作已滿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可以年休假5天;
2.勞動者累計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可以年休假10天;
3.勞動者累計工作已滿20年的,可以年休假15天;
4.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并且勞動者在年休假期間,可以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職工有哪些情況之一不享受年假
職工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年假未休工資怎么算
年假未休工資按照勞動者日工資收入的300%的標準來計算。用人單位應當確定勞動者應休未休年休假的天數,之后按上述標準來支付給勞動者未休年休假期間的工資報酬。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條,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職工休假天數少于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
帶薪年假不讓休怎么辦
帶薪年假不讓休的處理:
1.與用人單位協商;
2.向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或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申請調解;
3.調解不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對仲裁裁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其他。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年假加班的加班費
年假加班的,加班工資是本人工資的3倍。加班工資的計算依據是:
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