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
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篇1
是誰給了我生命?是誰一直教導我,開導我?是誰最關心我,愛護我?是誰把我從跌倒的路上扶了起來?是媽媽,是我最應該感恩的媽媽呀!
我的媽媽圓圓的臉,小小的眼睛,一張不大不小的嘴里長著雪白的牙齒。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那烏黑發亮的頭發漸漸稀少。她雖然學歷不高,但她教育子女可謂是“教導有方”媽媽很善良,但有時她也會“說謊”。
有一次,我在數學期末考試中得了滿分,原本想回家去炫耀炫耀。可是一回到家,媽媽就叫住了我,好像她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蟲什么事都知道。(真是懂我者,莫過如母啊。)媽媽把我拉到身邊,意味深長地說:“林林,你這次考好了是值得表揚,值得炫耀。但是,考好的只是這次,并不能代表永遠。我記得你學過一篇課文,叫《蝸牛的獎杯》,那里面的蝸牛不就是像你現在這樣——愛炫耀嗎?可最后,蝸牛不是可以天天和它的獎杯在一起嗎?那它為什么不開心呢?那是因為它失去了自身的本領——飛行。這不就驗證了毛主席的那句“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嗎?媽媽不希望你是自高自大的蝸牛,只希望你是一只追求上進的兔子,跑得最快。明白嗎?”“嗯嗯!媽媽,對不起。我答應您,今后一定不能驕傲。因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那教導有方的媽媽“說謊”,會是什么樣的呢?
一天晚飯后,我和媽媽一起到離家不遠的菜市場里買了兩個我最愛吃的大西瓜。回到家里,我那剛剛吃了晚飯的肚子就已經“咕咕”地叫了。我迫不及待地讓媽媽快切,媽媽看到這么可愛的女兒要吃西瓜,能拒絕嗎。媽媽用她那嫻熟的動作,為我切了一塊大的西瓜。
“諾,快吃吧!還多著呢!”
“您也吃啊!今天這瓜可好吃了!”
媽媽接過話:“我……我不太愛吃西瓜。你現在正在長身體,需要營養,你多吃點。恩……把我那份也吃了吧!”
“那……好吧!不過您要是想吃,隨便拿。呵呵!"
“好好好。你快吃吧!”
當我吃飽后,媽媽把剩下的西瓜悄悄地拿到廚房里。然后把廚房的們關起來,一個人躲在里面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的是那么地香,那么地狼狽。不知怎么了,當我無意中看到了這些,我的眼角濕潤了,一股敬意頓時從心底里油然而生。但我并不像揭穿這個秘密,因為我想讓這個秘密永遠在我心里銘記著,銘記著那兩個大西瓜;銘記著媽媽的愛;銘記著這個夜晚……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好好報答您給我的愛。用我的實際行動,用我的學習成績,用我的愛,來報答您!媽媽,我愛您!
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篇2
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叫《學會感恩》。整本書共用了十個大標題來完成,首先是“感恩父母給我生命”,無論我們出身貴賤貧富,都要對父母感恩,從在媽媽的肚子里開始,父母就付出了很多,接著出生、跚跚學步、囈囈學語、長大、上學、……父母為我們操碎了心,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變老,他們驚喜于我們的每一個細小變化,這就親情,教我們如何不去感恩!
接下來的幾個標題是“感恩妻兒給我溫馨”、“感恩老師給我智慧”、“感恩朋友給我友誼”、“感恩公司讓我在工作中成功”、“感恩領導的知遇之恩”、“感恩合作伙伴給我幫助”、“感恩對手讓我在競爭中成長”、“感恩大自然養育我生命”、“感恩祖國給我愛的天空”。看完標題就讓我覺得原來人活在世上有那么我需要感謝的人、感謝的物、感謝的事;感恩是社會和諧的粘合劑,和諧社會需要感恩。作為一個學生,首先要感恩教導我們的老師,但這并不是一句空話,它應更多體現在日常生活細節之中。如上課認真聽講、不遲到、不早退、考試考出好成績就是對老師的最大尊重;如不隨地亂扔紙屑雜物、不講臟話、隨手關門等行為習慣,也是對老師教導的認可;放學了,在離別前向辛勤的老師真誠道一聲“老師再見!”表達對恩師的感謝。
談到感恩,我們并不一定要做出一場轟轟烈烈的壯舉證明自己的赤膽忠心,作為青少年,我們有能力將感恩滲透到生活小事中。暑期馬上就要來臨,在父母下班后送上一杯自制冰鎮西瓜汁,滋潤父母的心田,表達一下對父母的關心。其實父母對我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幫他們倒杯水、錘錘背他們就滿足了。以后我要多幫助媽媽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報答媽媽對我的那片濃濃的愛!
感恩像一抹溫暖的微笑,我從“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中觀摩到了它;感恩像一杯美酒,我從“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中品味到了它;感恩是一種境界。讓我們從現在做起,感謝朝霞,感謝友愛,感謝微風,感謝陽光,感謝身邊一切愛我們的人,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溫暖而和諧!
一、懂得感恩
感恩猶如心靈的泉水,源源不斷地滋潤著心田,讓生命充滿生機,遍灑陽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知恩不報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經典詞句,詮釋了中華民族的淳樸民風,體現著中華民族對感恩的認同和崇尚 。例如學生在學校受到同學的幫助,要讓孩子學會向同學說聲謝謝,并要盡量幫助其他同學,讓愛傳遞下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感恩,對于父母的關愛要學會說謝謝,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學會感恩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從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開始,著力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在學校,我發現學生對師長都很有禮貌,懂得尊重老師,見到老師會向老師問好;一些低年級的小朋友雖然個子小,卻也會主動幫老師擦黑板、幫老師拿東西;很多學生回家會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即使是些再平常不過的舉動,也都是孩子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抒發,是真實的、可貴的。
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篇3
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在她們貧窮的家里,媽媽每天辛苦工作回來后給她帶一塊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樂. 有一天,當她看見媽媽的時候,媽媽手里拿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
當流著淚聽完這個故事,又反反復復的聽著這首歌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天下有多少這樣的父母,在默默的為兒女付出一切。而天下又有多少這樣的兒女,能夠感恩于親人這樣一顆愛心!而做為一個人,生活給予我們的又不僅僅是來自于親人的愛,那我們是否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一刻起,我們便擁有了太多!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和健康!兄弟姐妹給了我們歡樂和親情!老師給了我們知識和關愛!朋友給了我們友誼和信任!
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微笑面對!學會了感恩,我們便擁有了快樂,擁有了幸福,也擁有了力量!我們才不會在生活中輕言放棄,勇往直前!
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篇4
當我讀了《感恩的心》這本書后,心里涌起了許多感恩。我們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他們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為我們遮風擋雨。
我們感恩老師,老師不管刮風下雨,都會來為我們上課。有時他們會半夜精疲力盡地為我們批改作業;有時,即使帶著病痛,還要堅持著用最好的精神狀態給我們上課。當有人問他們為什么要這么累時,老師會回答:“因為孩子是祖國的苗苗,我們不可以浪費他們的一點時間。”
我們感恩朋友,他們總是在你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還記得,那樹蔭下的一句話:有難同當,正是這句話支撐著,讓那對朋友,友誼常存!
我們感恩生活的磨礪,是它讓我們經歷種.種苦難,讓我們懂得自重,教會我們樂觀‘自信’信任。在生活中,難免坎坎坷坷,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
我們感恩自然,自然讓我們有了那綠色新鮮的生命。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涼爽‘冬天的嚴寒。它也為我們創造了優雅的環境,讓我們分分秒秒快快樂樂地生活在大自然。
就是這本書讓我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
我們要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會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露出燦爛的笑臉,變得快樂起來。其實,感恩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要我們用心發現,感恩無處不在。
讓我們用心去感恩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吧!讓自己心中充滿愛!
《感恩的心》也讓我懂得了如何用心去感恩他人。
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篇5
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予了我生命,給了我一個堅實而又溫暖的避風港。感恩老師,是他們用誤會的青春譜寫不朽的輝煌篇章。感恩朋友,是他們讓我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愉快。讀了《感恩祖國》這本書,我明白,我們更應該感恩的是我們偉大的祖國。
祖國,偉大的母親,我要感謝您。是您,用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海南島的菠蘿,膠東的蘋果,關中平川雪白雪白的棉花,長江兩岸金黃金黃的稻谷,青藏高原胖墩墩的牦牛和綿羊,大興安嶺、小興安嶺筆直筆直的云杉和紅松,喂養了我,給了我豐富和偉岸……
祖國,偉大的母親,我要感謝您。是您,用邊防哨所戰士的槍口準星,港口領航員帽檐上的國徽,天安門上晴湛湛的藍天,鴿子回翔的華表和堆滿鮮花的人民紀念碑,保護了我,給了我安寧和溫馨……
祖國,偉大的母親,我要感謝您。是您,用孔子“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吶喊,用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陳詞,用岳飛“精忠報國”、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用少年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錚錚誓言……照耀著我,給了我遠大的志向和自強不息的心靈……
……
當我們每天走在藍天下、綠樹邊的時候,槍炮子彈的時代似乎離我們遠去了。可是,新的時代,新的戰斗正在展示。若不努力奮斗,若不奉獻自己,我們將有愧于頭頂的藍天與腳下的土地,有愧于一個歷經磨難才崛起的中華民族!
每一次的堅強,每一次的進步,每一次的奮起,每一次的奇跡,都不能忘記您——祖國。您是我們堅強的支撐!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感恩。我相信只要人人學會感恩,四季皆如春天般溫暖,懂得感恩,世界將會永遠和睦。
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篇6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想到了媽媽愛我的那一幕……媽媽是用眼睛愛我的,當我生病時,媽媽的眼神是焦灼的;當我熟睡時,媽媽的眼神是慈祥的;當我學習時,媽媽的眼神是自豪的……媽媽是用手愛我的,當我跌倒時,媽媽用手扶起我,拍拍我的身體;當我背著沉重的書包時,媽媽會豪不猶豫地拎過去;當我遇到困難懈氣時,媽媽拍拍我的肩,讓我覺得有一股力量……我知道,我在媽媽眼里是千金換不來的千金,我是她的一切。
有一件事,讓我一輩子難以忘記,那是一個下午放學回家后,我在沙發上蜷成一團,直發抖,汗滴在沙發上,沙發都濕了。那時我多么地想有一個人來關心我呀!正當我難受的時候,媽媽回來了,見我蜷成一團,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摸著我的頭說:“女兒,怎么了?哪兒不舒服?”我有氣無力地說了三個字:“我頭暈。”媽連忙去拿體溫表給我量體溫。
頓時,我體會到了還是媽媽好呀!媽媽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蟲一樣,知道我在想什么。一看體溫表:40度,媽媽立即背著我就上醫院。在路上,媽媽一會兒給我擦汗,一會兒摸我的頭,媽媽早已汗流浹背,那時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掉了下來。終于我們上了車,媽媽嘴里嘰哩咕嚕的,好像在跟司機說開快點,開快點。她把腳跺得直響,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媽媽越來越著急了,終于到了醫院——二十分鐘。整個世界對媽媽來講已經消失,她的心里只有我。當我躺在病床上輸液時,媽媽終于松了一口氣,微笑著望著我,而我早已睡著了。寫到這,我又不禁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人說母親像一片遼闊的天空,我們就是小鳥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翱翔,我覺得母親像一個辛勤的園丁,我們就是小樹,被水滋潤著;有人說,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愛.我說不對!母親的愛是永恒的,她是一顆不落的星。
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篇7
“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類生活的重要情感行為,這種情感和行為包含著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回報祖國、珍愛生命、追求和諧等倫理價值。一顆顆感恩的心,組合成社會的良心、善心與愛心。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社會培養出健康和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是培養傳承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的基本要求。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歷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感恩思想,魯迅先生則要求人民要“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培養健康的學生,讓他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品德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是培養健康心理的基本要求。感恩之心是一個人幸福的源泉,一個心存感激的人,往往就是最快樂的人。在感恩的氛圍中,人們面對很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環境里,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事情從容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于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氣氛中,我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加強感恩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讓他們擁有一顆陽光的心靈、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和同學,從而與人與社會和諧相處。
首先,要循循善誘,引導大學生學會感知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巴爾扎克說:“驕傲的人,很少感恩,因為他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已得到他應得的一切”。處于成長階段的大學生,尤其是部分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識,使他們很容易形成“成皆由我,敗皆由人”的思維習慣,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因此,要有意識地逐步引導大學生用辯證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時,也要看到他人對自己的幫助,養成謙虛進取的心態 ,由此知道感恩、學會感恩。
其次,要培養大學生的權責意識。如盧梭所言“當舒適地享受一旦成為習慣,便使人幾乎感覺不到樂趣”。當外來的幫助和關懷成為習慣時,人便容易變得漠然。在日常生活中,師長們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責”,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師生關系、長幼關系中理應享有的“權”,亦即忽略了孩子的責任和義務。由此,孩子因沒有付出的體驗,久而久之,老師、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里就會變得理所當然了。長此以往,又何談對師長的體諒和感恩呢?因此,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權責觀。師長在付出努力的同時,要有意識地讓大學生看到和感覺到,讓他們理解師長的艱辛與付出,進而要求他們也要盡相應的責任和義務,逐步讓他們在享受擁有的同時懂得回報,養成感恩的心態和習慣。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感恩教育,提高實效性。要使感恩意識成為大學生的一種思維習慣,成為他們的品德中的組成部分,無疑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引導和熏陶,找到正確的學校途徑。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要充分發揮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用身邊的實例教育學生,要觸及學生的靈魂。要防止感恩教育平淡化、平凡化以及過分理論化,收不到實際效果。
其次,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師的模范榜樣作用早已為人們所共識,要引導大學生學會感恩,教師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教育心得體會,感謝學生的配合和幫忙、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鄰里的互助和照顧……學生從老師日常生活的點滴言行中,最能夠學會知恩和感恩。
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篇8
父母之愛如四季常青之樹,是我心中一道抹不去的風景線。
五年前,我的爸爸、媽媽踏上南去的火車去廣東打工,把我留在家里由奶奶照顧。當時我認為他們不愛我了,不要我了,我怨他們,恨他們。多少次奶奶讓我接電話,我跑得遠遠的不予理睬。兩年后的一個春節,爸爸、媽媽終于回來了,媽媽一進家門見到我,就一把拉住我抱在懷里嗚嗚地哭起來,是那樣的激動,是那樣的酸楚;我也哇哇地哭了起來——因為我感到委屈,整整兩年我過著沒有爹娘照顧的日子啊!可是我何曾想過父母為誰呢?何曾體驗過舐犢情深呢?
正月初六,人們還沉浸在春節的歡慶之中,爸爸、媽媽卻對我說他們還要去廣東打工,當天就得走。我央求媽媽說:“媽媽,我每天不要零花錢,你們不出去打工好嗎?”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們家沒啥錢,你想想買房子要花大把錢,你將來上高中和大學還要花許多許多錢,我們不出去掙錢怎么行?”看著媽媽的臉,我發現她比原來黑了許多,瘦了很多,也似乎老了許多。我不知再如何勸阻,只是心里一百個不同意。傍晚,媽媽松開了拉著我的手,兩眼淚汪汪地跟著爸爸上了火車。火車啟動了,媽媽上半身探出車窗,不停地流著淚,不停地招著手,不停地說著什么。無情的車輪送走了爸爸媽媽,留下的是我漫長的等待。
爸爸、媽媽走后,一連幾天我吃不下飯,寫作業靜不下心。奶奶見此情景開導我說:“尚鋒,你是個懂事的孩子,要知道爸爸、媽媽打工很辛苦,一天要干十幾個小時,有時整夜加班不能睡覺。你應該好好吃飯,好好學習,為他們爭光”。聽了奶奶的話,我懂得了父母在外打工非常不容易,可是我不理解他們,我是多么的不應該啊!我后悔得潸然淚下。一天晚上,電話鈴響了,我拿起話筒聽到了媽媽的聲音:“尚鋒,你沒生病吧?……學習怎么樣?……聽奶奶話……”,以后每個星期六,總能從電話中聽到千里之外傳來的媽媽和爸爸的問候和叮嚀。
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微不至的,是無私的,是偉大的。聽奶奶講,媽媽生我時是難產,媽媽在病床疼痛了三天三夜,最后的危急關頭,醫生問是保孩子還是保大人?媽媽毫不猶豫地說:“保孩子,給趙家留下一個根!”爸爸含著淚在保證書上簽了字。幸運的是我呱呱落地,媽媽在十二個小時后闖過了鬼門關。聽到這里,我的喉嚨硬梆梆的,有千言萬語難以表達,只能在心中感激媽媽和爸爸生育我的比天大的恩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生養之恩我們怎能報答得了呢?
我時常告訴自己要自律自強,不讓父母為我的學習和做人煩惱、擔憂。我學習很勤奮,成績也出色。盡管如此,奶奶還是經常向我嘮叨,我從來不頂撞她,因為我知道奶奶是為我好。奶奶愛我,我也愛奶奶。一次奶奶高血壓病犯了,暈了過去,我驚慌得不知如何是好,我立即鎮靜下來,心想我是家里的一個小小男子漢,父母不在家,我應該替他們照顧奶奶。于是,我請來鄰居,把奶奶送進了醫院,我白天上學,夜晚坐在病床邊照顧奶奶。五天后,奶奶出院了,高興得逢人就夸我,她那滿是皺紋的臉,常常笑得像一朵盛開的牡丹花。后來,媽媽奶知道這件事后,她夸我長大了,夸我會感恩了,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父愛如山,母愛深似海。讓我們永遠銘記父母的生養之恩,學會感激。
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篇9
帶著一顆自負的心去了六星級心態,滿載著愛與責任回到了公司這個家……
參加了三天兩夜的六星級心態培訓,我真的是感觸很深,收獲很多。我要做這樣的人:腳踩著孝道和忠誠,肩上扛著責任和信念,心中有愛,頭頂著感恩。經歷了發現日,改變日,重塑日,我要開始我的行動日了。就像是鷹的重生,雖然要經歷苦痛,但為的是飛向更高的天空。
我急切的想與大家一起分享忠誠孝道和感恩。因為我覺得帶著這樣心態和家人、朋友、同事相處,那我們的家庭將是和睦的,我們的工作氛圍將是融洽的,我們企業明天的發展一定是飛速的。
說到孝道和忠誠,我們常說家是人之根,孝是人之本,諸事不順因不孝,福祿皆有孝字得,孝心一開百惠開。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們又為父母做過多少?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去后悔。父親是天,母親是地,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為我們,我們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也許現在我們的條件不允許,但是請不要再頂撞父母,哪怕一周陪他們吃頓飯,一個月為他們買件衣服,兩年帶他們去想去的地方旅游,我想這些都是我們能做到的吧。
在企業這個大家庭里,領導就像是家長,默默的在為員工擔負著很多很多。貌似光鮮的背后,他們背負的卻是更多的責任。當我們做錯事情,是誰替我們承擔一切?是父母,是我們的老板,但我們從來沒有心存感恩,只是一再的埋怨,一再的逃避,不敢面對錯誤,怕承擔責任。我們的領導為了社會、為了企業、為了我們每一個位員工,在堅持著那份責任……所以說領導很辛苦,可是我們有沒有對領導說過一句:您辛苦了,你為我的失誤承擔了責任,對不起。
愛是融合,恨是分離。讓世間充滿愛,讓我們道光集團充滿愛;愛祖國、愛公司、愛親友、愛自己。爸爸媽媽我愛您,道光集團我愛你,所有的領導、同事、親友我愛你們!我要以全身心的愛來接受今天,因為這是一切成功最大的秘密。
人需要愛,需要工作,需要尊重……但最需要的是:被需要。我會努力做一個被需要的人,這才會實現我的價值。
讀書感恩心得體會簡短篇10
隨著央視春晚的播出,一首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紅遍了大江南北,它唱出了父母的辛酸,更唱出了兒女的感恩。
看著那一張張布滿成長足跡的老照片在電腦屏上順次排列、變大變小的播放時,坐在電視機前的我不禁潸然淚下。是啊!時間都去哪兒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一輩子,到如今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這寫出了天下父母的一生,生兒養女,一輩子操勞!
“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半生心血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這寫出了全天下父母的心聲,他們為我們無怨無悔的付出,只為那一聲爸媽。
我們用我們的成長刻畫著他們面部的美工圖,我們用我們的成長詮釋者他們漸漸弓起的脊背和漸漸老去的身影。我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
如今的我是一名初三的學生,我在為我的中考浴血奮戰,而我的父母卻在為我的人生規劃藍圖,我的每一個舉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而他們也時時刻刻像明燈一樣警醒著我走向新的旅途。我感謝他們,雖然什么都不懂卻陪我寫作業到午夜一兩點鐘,我說:“媽,睡吧。”她卻強忍著哈欠說:“媽不困,你寫吧。”我感謝他們雖然什么都不說,卻能把我需要的一切東西在我想到之前便準備好,我感謝他們雖然記性不好卻能將我隨口說的一句話,記在心里,做在手中。
有一年夏天,我隨口一說想吃素餡兒包子,可當時已來不及便去了學校,一個禮拜的時間長到足以讓我忘了這件事,可周末回到家,看到大汗淋漓的母親端著熱騰騰的包子走到我面前說:“趕快嘗一嘗,你不是說想吃么”?我在想,七月的天,你有沒有寬待我的母親,讓她在驕陽似火的正午頂著蒸氣為我做這頓素餡兒包子?
爸媽,我感謝你們賦予我生命,用愛和關心做肥料,讓我茁壯成長!我愿意做爸爸年老時的一根拐棍,做媽媽走累時休息的涼亭,陪著爸爸散散步,陪著媽媽吃著瓜子聊聊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