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心得體會
寫心得應該真實、客觀地記錄自己的學習經歷和成長過程,同時也可以參考他人的經驗和故事,以便更好地指導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好的中學教育心得體會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中學教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中學教育心得體會篇1
為誰而戰:士兵的忠誠靠教育,員工的“狼性”靠培養組織宗旨的教育效果靠“說服”,而非“壓服”。
“為人民服務”是組織宗旨,需要組織成員全體一致遵守。而讓流動著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數百萬各種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夢想的人在最短時間內接受這個宗旨,最好的辦法是教育。
解放軍第一次明確地把對成員的“思想教育”與成員的“軍事技能訓練”擺在了同等地位。
教育訓練是解放軍組織建設的主要內容。在世界上,能夠把教育提到與訓練同等高度,是解放軍的首創。訓練,是對士兵進行作戰技能的培訓;教育的目的,則是使士兵知道為什么去作戰。
教育,是培養士兵形成忠誠、勇敢、服從和執行的意識和能力。
解放戰爭時期,大批國民黨軍隊的士兵以“解放戰士”身份加入了解放軍行列。為了讓這些戰士明白“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的道理,成為解放軍中自覺的戰士,解放軍各野戰軍廣泛開展了以“兩憶三查”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激勵了士兵的戰斗熱忱,顯示了巨大的威力。士兵教育成為解放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
我曾是解放軍中一名士兵,也曾在這個組織中帶過兵,我感到,解放軍士兵對解放軍組織的忠誠是教育出來的。
解放軍管理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強調耐心說服教育。不斷的思想灌輸,成為轉變士兵思想的極好的方式,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
企業員工對企業的認知也要靠灌輸。在企業文化中,重要的不是客戶,而是員工。
教育在先,就是要首先告訴員工:干什么,怎樣干,干到什么標準。其次,是教育員工,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努力地干。
在中國當代企業家中,軍人出身的企業家,都特別注意教育在企業管理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他們往往很注意對員工進行“狼性”教育。
華為老總任正非、聯想老總柳傳志、萬科老總王石、華潤老總寧高寧,都是寫文章的高手。
他們教育員工的文章不僅在自己的企業,而且在企業之外都有很廣泛的影響。
__年,華潤在國內陸續收購26家啤酒企業。由于各企業文化差異等原因,這些企業進入華潤序列后,管理層、員工的思想依然停留在原企業層面上。寧高寧在企業高層會議上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后來在這26家企業管理層和員工中廣泛流傳:26只貓和1只老虎,狼吃完了貓,又四處覓食,走了很遠,正當餓極時,又看到一只大貓。這下狼高興了,心想,雖然這次只有一只,可是看起來大,可以吃飽,于是沖上去就咬。結果這只貓不但氣力大,也兇猛,反過來把狼打倒在地,把狼吃了。狼被吃了也不知道,這只貌似貓的東西原來不是貓,大貓非貓,貓大了,就叫老虎。一只大老虎的力量大過26只貓。